以“詩”鋪就的人生命途 ——讀李修文的《詩來見我》

以“詩”鋪就的人生命途

——讀李修文的《詩來見我》

李修文的《詩來見我》終於讀完了。一部不到400頁的散文集,李氏以其慣有的行文風格時而開闔激盪,時而溫婉綿密。全書從“寄海內兄弟”始到“最後一首詩”迄,二十個短篇綴連在一起,看似獨立成篇,但是內裏貫穿的則是對生活、社會、人生和世情獨特的感悟與覺解,而起到貫穿始終的紅線就是“古代的詩歌”。

《詩來見我》,從書名看,它使用的是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詩歌以人性,增強了新鮮感,也激活了蘊藏在讀者體內沉睡的閱讀基因;而品讀完全書方纔徹悟,作者這裏用的是倒轉的技法,本意表達的是自己進入詩歌的世界裏沉潛安放,在浩繁的詩歌世界裏尋找思想交流和靈魂共契的伴侶。雖然那詩那人都以化作歷史的記憶,但是在珠璣的文字中依然能夠感受到遺存的溫度,仍然能夠觸摸到生命的律動。

展卷品讀,作品把詩歌、詩人、作家和讀者四個元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其中,“詩歌”是作家運思行文的抓手,也是串連後三者的媒介。通覽全書,進入作家的情感世界,誘發作者思緒和情感震顫的詩歌難以計數,有完整引述的,有“斷章取義”的,有變式轉引的。通過對已有古詩靈活多樣的處理重構,讓沉睡的文化精粹又重新恢復的生機與活力。從所引述詩歌的內容與體式看,有古體詩,有近體詩;有詠物詩,有抒懷詩。不論以什麼樣的形式呈現,都承載着緣情析理明志的功能。而從詩歌透析社會世情的場域看,有關注社會的,有剖析心緒的,有描繪自然的,有透析人情的。把它們按照一定的編碼組接,繪就的畫卷絢麗曼妙,其所投射的價值從一個角度詮釋了孔子之語:“詩可以興,詩可以觀,詩可以羣,詩可以怨。”正是深諳此道,故作者在選詩入文時,不是興之所至,而是情之所鍾。

作爲最能映射創作主體內心情感世界的文學樣式,詩歌雖初始於具體的勞動生產,但是初民時代的勞動號子也是爲了抒發內心的感受和生命體驗的。正是因爲“不平則鳴”,纔有了“獨抒性靈”的詩家語豐富多彩的呈現。從全書引入的詩人看,有在中國詩歌長廊裏熠熠生輝的名家,也有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儘管當時所處的位置不同,扮演的社會角色不同,在詩壇佔據的高度不一樣,但是他們以生命的吶喊抒寫的詩歌則是生命本色的本然呈現。不同的人生際遇,不同的生命感喟,付諸文字,爲後世留下的是極具溫度和色彩的文化精粹。雖沒有“字字讀來皆是血”的穿透力,但是咀嚼品讀文字,每個人都能夠產生“我心有慼慼焉”的共鳴。時空的跨越,可以用千山萬水來描摹,但是千山萬壑不可能阻隔浩浩文化徑流的流淌。從唐詩宋詞一路慢溯,品讀入文的詩歌,感受不一樣的生命律動。雖沒有收到如飲仙露瓊漿的快感,但還是具有啓迪心智的作用。

斯人已逝,得失順逆與窮達,每一位詩人都以自己的雙腳丈量着大地,感受大地的溫存與厚重。當他們把自己的生命體驗留存後世,後人在讀文識人中更能夠獲得面對生活和人生困厄的動力與勇氣。也正是如此,纔有了李修文在浩如煙海的詩歌中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契機,纔有了創造靈感的激活,進而有了精緻散文的問世。不難看出,李修文對古詩詞的解讀不是共識性的泛泛而談,而是以自己獨有的風格與角度進行精神的耕耘;而從讀詩的方式看,作者不是就詩論詩、以詩說詩,而是把詩歌與現世對接,既有對身邊人與事的關切與悲憫,又有對古人命運生出入心徹骨的體悟與理解。正是這種多維度的營造,讓作品表現出堅硬而飽滿、悠遠而貼己、蒼涼而熱烈的情感力度。在書中你能夠從一個側面人生杜甫、白居易、劉禹錫、元稹等人生活與人生的某一個小小的切片,感受他們人在江湖的無奈與感嘆,體味他們在樊籠中的掙扎與艱辛;在書中你能夠隱隱感受到新冠對社會人情造成的創傷,能夠深切感受作者爲了生活遭受的苦難。窮山惡水的歷練,借酒消愁的無助,功利價值綁架的世情涼薄,,當然還有社會底層人原始的古樸敦厚,以及他們爲了活着苦苦的掙扎,把這些融入字裏行間,讓文字具有了質感。民間的質樸與商業的冰冷的二元對立,不是倡導迴歸原始,而是渴望淳樸人性的迴歸。從作品描述的內容看,李修文對現世人情世故的審視不是感性化的,而是把它們巧妙地融入到詩歌之中。“作家不僅展現這些詩句的心血與道路,更體悟他們意在言外的人生感懷,作家試圖透過這些詩人詩句,以自身的真性情體味古人心意、世間冷暖,透視古往今來的人生蒼茫,探索文章千古事的真髓本義。”

沒有獨特的人生經歷和清醒的自我解剖的意識,在塵世中奔突、在詩詞在徜徉,也很難激起創作的衝動;沒有對世情人世的客觀理性的審視,在詩歌與現實之間很難找準共鳴點,很難寫出語短情長的精美作品。李修文從自己讀詩、閱世、觀人的視角,用自己的方式把詩歌與現世之間的溝壑填平。在《詩來見我》的世界中沉下身子、靜下心來細細品讀文字,在詩歌、詩人和作家圍築的三維時空中漫步,詩歌的曼妙、詩人的真性情和作家的睿智給感官帶來的衝擊感受各有風致。沉潛在文字的世界裏,不管是以詩歌爲佐料,還是以詩人爲伴侶,亦或以作家爲導師,他們都是過往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爲一種既有的定格。作爲讀者,面對一本書,在翻閱品讀的過程中能不能收到“開卷有益”的效果,是不是可以達到“行萬里路”的目的,取決於自己的心性。藉助李修文的文字,我們找到一個回望歷史的視角;通過李修文歷史與現實、詩人與自己的二元重構,我們能夠尋覓到一個審視自我、叩問心魂的契機。沉潛於書中,又不爲書所囿,入乎詩中,出乎文外,惟其如此,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張元濟老先生所說的“讀書,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好事”的真味。

李修文以自己獨特的人生感悟,“把命放在詩裏,他讓那些詩句有了熱血和魂魄”;李修文以自己特有的文筆風格爲讀者書寫詩與文、古與今、詩人與自己、生活與生命的繁複與多姿。要真正感受《詩來見我》的厚度與溫度,“慢慢讀,欣賞呀”不可或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