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你願當一隻獵狗嗎?

今日閱讀《於永正課堂教學實錄》(口語交際與習作教學卷)的序言,人生留痕——寫在前面的話。

於永正,小語界響噹噹的人物,他是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課如其人,人如其課”說的就是他,華中師大教授楊再隋說:“於永正老師的課是課與人的交融,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於老師的課就是濃縮了的人生,是他的人格魅力、專業素養、審美情趣的集中反映。也有人用“淳樸恬淡,本色自然”概括他的教學風格。

說真的,對於這樣一位名師,雖久聞大名,但在他有生之年卻沒有拜讀過他的作品!今日讀序言,彷彿坐在先生的對面,聽他講自己的教育理想,講自己的成長經歷。

聽,於老師的玩笑話,笑過之後才知深意在其中。“寫,讓我變成了一條獵狗,瞪大眼睛看世界,張開鼻孔嗅四周,豎起耳朵聽動靜。幹什麼呀?搜尋生活中的真、善、美、呀!”

於老師還說:“寫,讓我讀書有了動力,看看人家是怎麼樣看待教育、教學的?人家是怎樣做的?人家是怎樣研究學生的?人家又是怎樣寫的?讀與寫是“洗潔劑”,經常洗去自己頭腦中的污垢;讀與寫也是“充電器”,不斷爲自己的大腦注入新的理念和動力。”

爲什麼我們無話可寫?爲什麼我們視寫作爲負擔,你知我知大家知,讀得少,吸收的少,拿什麼來輸出?明知讀得少,爲什麼又不願讀?你可能會說,幹完工作再讀教育著作,生活豈不單調?於老作爲過來人,一個成功的教育家,像獵狗一樣看世界,嗅四周,聽動靜,是在用心感知世界,用心搜尋發現真善美!只有心存美好的人,才能發現美好,於是讀與寫,成爲了於老教育教學不斷進步的雙翼!

於老還說:“我的文章不是書齋裏寫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我寫的,都是我的故事,我的經驗、體會與感受。”

於老所做的,你我正在做,只是,於老提醒自己必須把工作做好,課上好,還要會思考、會感受。“沒有消化生活的胃”,對所從事的工作就不會有深切的體察和深刻的認識,就概括不出規律性的東西。

如果你想寫,又覺寫不出深刻的文章來,那聽聽於老怎麼說:“寫文章要有讀者意識,第一,寫的東西對讀者有好處,要傳遞“正能量”,即使是讓讀者消遣,那也一定得給讀者帶去一抹陽光,一縷春風,讓人心情放鬆,甚至博得讀者開心一笑。”“第二,要考慮別人能否讀懂,儘量不要給讀者帶來麻煩。”“第三,要擺正自己和讀者的關係,我們和讀者是平等對話,平等交流,不能有居高臨下教訓別人的意思,即使對某些人,某些人,某些現象有看法,在言辭上也要把握好分寸。

讀於老的文字,是不是感覺特別舒服?讀與寫,是不是也沒有想象的難?你願意做一條獵狗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