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行動上

今天,參與了熱鬧的家庭閒聊,想取名總結叫愛在行動中。但是聽完孩子和愛人敘述的返鄉探親後,感覺愛在行動上。這種愛,很純樸,自然,慢節奏,你在深圳很難體會到。

人是感性的,你的初生年代是你幸福感體驗的最好時期。因爲疫情,我們兩年多沒有回到家鄉。這次,愛人帶着孩子們回家看看。

“爸爸,你知道嗎?我們在老家,早餐有炒飯,稀飯,煎餃,饅頭,還有幾個炒的家常菜,奶奶都給我和媽媽,還有弟弟準備了各自喜歡喫的早餐樣式。真的好豐盛!”美貝帶頭打開話匣。

“是啊,我也說讓奶奶別做早餐,或是做的單一點,可是奶奶說累的開心。”愛人接話引導這繁多早餐的用意。

“用客觀思維來解釋,擺在桌子上的這些菜品,一個七十歲的人累的心甘情願,這纔是真愛。”我聽着孩子們的積極活躍的閒聊給予我的思想理解。

“什麼叫客觀?”兒子忽然問道。

“哎呀,你不記得了?有天中午的時候,二嬸送了一個大冬瓜給奶奶,有個雨天四奶奶早上送來4個大大的火燒巴,還有天我記得有個外省的好像是河南的媳婦兒給了我們好幾個絲瓜和辣椒,奶奶的廚房裏都堆了好多的蔬菜,這些菜放在那裏,你能看的到,這就是客觀的意思。我覺得這些人都好好啊。”美寶貝語速極快的解釋着。

“是啊,人家對奶奶好好。我好想奶奶了。”兒子似側目回思着。

“這是家鄉人的文化,尊老愛幼,純樸善良,友好,真誠。”我給孩子們普及着。

“爸爸說的對,在老家,是不是,奶奶的院子裏每天早餐像是開會一樣,左鄰右舍的嬸嬸爺爺還有其他小朋友都端着碗,坐在我家院子裏一起喫飯,還聊着天呢。”我愛人也很生動的說起來農村喫飯聚在一起的情形。

“知道院子裏人多是什麼意思嗎?知道人家送你蔬菜美食是什麼意思嗎。”我並非質問,而是很自然的接着我愛人的話題講閒聊延伸到了另外一個做人的基本原則。

“這是愛屋及烏的意思。”孩子們很疑惑的看着我。

“愛奶奶,要先從奶奶身邊的人或是事物,在行動中體現出來的一種關愛。”我大致講個概述。

“我聽媽媽說,你們回家很熱情,見到熟人會打招呼問好,不認識的人你們也會問人家怎麼稱呼這叫有禮貌的家庭素養;我聽媽媽說,你們愛家禽主動投餵溜雞鴨貓狗,這叫善良有愛心,我聽媽媽說,你們回家的第一天去祭拜了爺爺後左鄰右舍的去串門坐坐,這叫尊重長輩,我還聽媽媽說,你們能和家裏的小朋友玩到一塊,這叫遵守規則尊重他人。你們的言行其實體現在日常的這些細節中,自然而然的愛屋及烏,不用刻意。”我將平素互動的微信羣信息加以總結。

“是啊,爸爸講的很有道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來深圳前,你們坐在舅舅的車裏,我從後視鏡裏,看到奶奶在車外和我們揮手,用英文喊着拜拜,喊了好多次,兩個寶貝忍不住流淚,使勁的閉着眼,不時的回頭揮手告別,直至奶奶的身影消失。”愛人說到這個細節,我看到兩個寶貝低下了頭,撒嬌的摟在一起表演着假哭。

家鄉的人,他們對愛的理解,在行動上。他們用最真誠的心,給你送來蔬果,希望你能接受。不必假裝拒絕,回饋接受是對他們最好的禮儀。分享一個蘋果,別人得到的是一個蘋果,分享一份快樂,收貨的是兩份快樂。

結束語:我覺得在拉家常式的,和家人相處中,要多發動孩子們愛人多開口說話,不要沒話說,在說的過程中,多聽,多思考,多引導,多總結。你纔會相處快樂,相處不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