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宝男”全解析!被女人惯“坏”,错在谁?

在基本温饱已经解决的当代,物质条件和幸福感不再是单一的因果关系。同样,在婚姻中,最能影响女人幸福度的,也不再是经济条件,而是拥有一位什么样的丈夫。

遇到一个对家庭没有多少参与感的丈夫,女人的幸福感会大幅下降。

曾有读者诉苦,说活得好累,感觉熬不到头的绝望。生了孩子之后没睡过一个整觉,夜里起来喂奶,腰酸背痛又困又乏不说,还生怕吵了老公睡觉。想到他要上班,从没要求老公做什么,自己再累都硬撑着。伤心的是,老公从未表示过想帮忙的意思,可能觉得她又不上班,就带个孩子没啥难的。

她说只是找个树洞发发牢骚,还能怎样,只能盼孩子快点长大。可我并不这么认为。她的绝望感受,很可能有产后抑郁的苗头,但解决问题不能光靠心理疏导,应该让她男人有所觉悟和改变。

我相信男人是讲道理的。很多时候表现得不尽妻意,并非蓄意为之,而是根本没意识到家庭对他的需要。

正是女人一厢情愿的隐忍,造成他的“无知无觉”。又因为他的“无知无觉”,女人自以为无私善良,却从未被男人领情。

既然孩子是两人商议决定要生的,既然子女绕膝的乐趣大家共享,那么养育的辛劳也该共同担当。当然,考虑双方时间和精力分配不同,其中一人多承担一些没有问题。但如果另一人完全过着像没孩子的日子,是不公平的。

别以为女人有孩子就不工作不挣钱了,所以理应独自包揽孩子。为了养育子女这个双方共同的目标,女人不得不放弃挣钱的机会,这也是牺牲,而不能只当成福利!不能只让一方牺牲不是,男人多少牺牲一点儿刷手机的时间,给女人换换手,总不过分。

有人戏称:“男人用一分钟做爸爸,女人用一辈子做妈妈。” 这种隐形单亲要不得!

古人都知道:“子不教,父之过。”哪怕过去的女人不必外出工作,也没说家里一切都推到女人身上。女人负责生活照料,男人负责教育。这分工,符合男女先天差异。为什么许多人害怕妈宝男?因为父亲的教育缺失呀,而母亲又要照料生活又得负责管教,难度不低。

都知道“妈宝男”要不得。可是,被妻子惯“坏”了的“妻宝男”,并未引起很多关注。因为这样的夫妻,不一定有什么大矛盾。最常见的就是女人累,心累,体累。累习惯了就不觉得怎样了。一习惯,一辈子就糊里糊涂过去了。只要学会心态调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能活得挺好。

问题是,并非人人都有强大的心态调整功力。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谁愿意永远将就隐忍。所以,今天我就说说“妻宝男”的事,给大家提个醒,自知不能接受的,谨慎避开。

我把“妻宝男”分成两种:

一种是:“我知道我老婆能干,我知道她付出的多,我知道我很依赖她,所以我庆幸、感激和珍惜,我愿意发挥我的长处,尽可能减轻她的负担。” 

对于这种,我想没什么可指责的,我曾在《婚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中说过:婚姻的本质是价值互换的合作关系。无论劳动分配如何不均,只要达成共识,双方都高兴就行。何况,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因为有了爱,有了感情,付出多一点儿少一点儿,并不一定会导致心态的失衡。因为有感恩和珍惜的心,受照顾的一方往往也会慢慢进步,越来越多地勇于分担。

本文重点要说的是第二种:“娶老婆不就是用来持家生娃的吗?不用她挣钱连个孩子都带不好!” 

在这种男人的认知里,妻子包揽家务和孩子理所当然。他们不仅不会感恩和珍惜,还要挑三拣四。你做家务,他嫌你没赚钱;你去赚钱,他嫌你顾不上家务;你生孩子,他嫌怎么不是男孩;你管孩子,他嫌你没教好。总之,出任何问题都是你的错。

这种“妻宝男”,想让老婆像亲妈一样伺候自己,又做不到像儿子一样听话。想要老婆像闺女似的听话,又做不到像亲爹那样疼人。好处都叫他们占了?!

当然,也有不那么明着横的,而是暗戳戳地造反。

比如连续剧《三十而已》,女主顾佳对丈夫的照顾,从生活到事业全方位,还格外注意呵护他的自尊心。许幻山因脂肪肝不吃晚餐,顾佳就陪着一起不吃,亲妈都不一定这样吧。许幻山在家当甩手掌柜不说,还相当挑剔,不让保姆收拾书房,非要老婆亲自做。考虑过顾佳会不会累吗?

有如此漂亮能干呵护他的妻子,许幻山知道感恩吗?不存在的。他不仅看不到妻子的不易,反而觉得受管束了,所以才会把小三的话当成了知己之言:“你就像一个被罩在壳子里的人,不敢淋雨,不能生病,不能吃晚饭,就算馋得咽口水了,你还得忍着。”

平时少干点儿也算了,困难危机之下这个男人有担当吗?当公司面临危机,房子可能要被银行收回,许幻山对顾佳说:“都听你的。”听起来多么乖巧顺从,实则是把责任和重担往女人身上推呀。

请问顾佳要这么个男人有啥用?没啥用也行,他若有爱有感情也可以,可他和小三风花雪月时想过顾佳的感受吗?

对不少女人来说,从女孩子到女汉子,只要结个婚就行,立马把你从新娘变成男人“新的娘”。

男人在家,不仅不能帮忙家务,女人还得帮他找这干那。一起出个门,男人总算可以发挥性别优势负责开车,女人还得忙着找路、找吃、找车位。好不容易男人出差了,没清静几天,又抱着一大堆脏衣服凯旋归来。

开饭了,女人忙活喂孩子,男人就自己吃自己的,还专挑喜欢的可劲儿吃,压根儿想不到给女人留着,更不会问要不要搭把手。

干活不行,带孩子玩总行吧。男人态度超好,不就带个娃嘛,能有多累?是呀,当然不累,您把手机当娃带了吧?孩子头磕破了才想起娃来。认了认了,爹带娃,娃活着就好。

女人出个远门,叫男人放心,男人真就可放心了。回家再晚都不会想到接一接。还美其名曰:“是对你的信任,你能有啥事。” 

设想一个情形,突然因疫情隔离。假如被迫滞留在外的是女人,女人就担心男人带孩子在家行不行呀。假如被迫滞留在外的是男人,独自在家带孩子的女人还是要担心男人,在外头安不安全呀。

谁会担心谁,不看谁更危险,而是角色定势。而这种状况大多是女人把男人“培养”出来的。

女人大多天生具有母性,不仅照顾自己的娃儿,还容易把丈夫也当孩子来伺候,甚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女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下,男人渐渐变成一个没用的“废物”,习惯了女人的强大,习惯了对女人放心,习惯了家里事事依赖女人。丈夫角色的缺席,还会演变成父亲角色的缺席,最终成为一个没有能力承担家庭责任的猪队友。

总是一方付出,另一方坐享其成,天长日久,两人都会变得丑陋。付出方心生怨气,享受方越来越觉得理所应当。怎能没有矛盾?

可男人也委屈,真不是成心欺负,不知不觉就这样啦。说不定,换个女人,人家还变成二十四孝好男人了呢。

有男人这样说:“让让就让让吧,闹离婚了谁给我做饭呀。”于是,有些女人就把“伺候男人”当成了“御夫术”,就像试图用美食拴住男人的胃。

我并不支持用这些东西维持婚姻,因为太不稳固。请个家政就能做的事儿,缺了谁不行?就连亲妈最有优势的工作——带娃儿,都不可靠,毕竟孩子总有长大的时候。

要想婚姻稳固,比爱情基础更加重要的,是双方的参与感。光给钱,不叫参与。而是要夫妻为这个家庭共同付出心力、精力和体力。

家里的一碗一饭、一花一画,都应该是夫妻共同关心并付诸心血的。一砖一瓦亲手建起来的房子,住着都会爱护很多。同理,付出越多,对家庭的感情越深。

如果家庭建设全靠一个人投入,那么试想,一旦感情出问题家庭解体,哪一方会更加失落难受?哪一方的离场成本更大?

而且,越是离不开老婆照顾的,对“老婆”这个角色的需求越大,离开老婆后,往往更快再找。

所以,女人,好好爱自己吧!请一定先把自己照顾得妥妥的,舒舒服服的,高高兴兴的。我们宁可做有那么点儿懒惰的乐呵女子,也不做能干的怨妇!

别误会,我不是说不能任劳任怨勤快能干,而是反对干完了总抱怨。力也出了,没落好,还让人烦。

我相信,再强大的女人,也希望回家做个小女人,受人呵护疼爱。人大多有帮助弱小的本能,有时候,过于强大,其实是在引导别人亏待自己。

我曾写过《两性关系中的示弱,是女人的智慧》,我不是反对女性独立和强大。我们当然要具备独立的能力,保存缺谁都行的实力,但若不是情形逼迫,真没必要处处展示强大。毕竟,在某些特殊情境下,相比于男性,女人还是弱势。比如:这次郑州大洪水,淹死在地铁里的女性远多于男性。

况且,太以男人为中心,并不是正确的爱的方式。爱一个人,不是要为他做好一切。他该经历和承担的,让他自己来抗。他的人生,让他自己来完成。有成长的人生,才值得!

婚姻中,不能大包大揽,自己付出的同时,也要懂得让对方给予。适当偷偷懒不是自私,而是给男人一个参与进来的机会,对维持家庭的平衡非常必要。真的爱,男人用行动表达。要给他们表达的机会嘛。

夫妻携手,一起成长,共同创造,共同享受,蒸蒸日上的小日子就在眼前!

最后也提醒男人们,有人说“富养老婆出美人”噢。别忘了,这个“富”,不单指物质。有个体贴爱家肯下厨的丈夫,才是真“富”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