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發現與思考

                            一

今日繼續閱讀《於永正課堂教學實錄》,不論是口語交際還是習作教學,所呈現的課例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也有本世紀2010年左右的,於老紮根一線,潛心研究的專業精神令人感佩!

儘管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課例,讀來依然有很濃的現代氣息。比如課例《勸告》,是1995年的課例,上課伊始,師出示一塊只咬了兩口的麪包,以發現喫剩的麪包爲切入點,拋出話題:“這事應該如何處理?如果被你碰到了,你打算怎麼辦?“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表明觀點,很自然引出“勸告”。“當面勸告,不能耍態度,要以理服人,如果請你去勸告,你準備講哪些道理?”通過師生對話,角色體驗,不僅達到了“以理服人”要求,而且寓思想教育於其中,學生在勸告別人的過程中也接受了自我教育。

書中選取的口語交際課例,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老師善於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擷取具有典型意義的說寫材料。如《學一點問的本領——採訪》,於老以表揚信導入再到採訪受表揚者,過渡自然,銜接緊密,使學生形成了“非問不可,非寫不可”的探究需要,效果之好,令人叫絕。

於老的課堂還有一個特點,他很會營造真實的交際環境,課堂中有時會有別的老師參與,有時學生會走出教室,如借粉筆,打電話等等,而這一切都在老師預設的流程中。這也啓示我們,教學中要善於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學資源。

於永正老師說:“教學實錄是最生動的教學論文,是最鮮活的語文教學法。”看着書中時間跨度30年之久的文字彙集在一起,我不禁想知道,這些實錄是原汁原味的再現,還是加工了的創造?不過,在產生這個想法之後,我忽然想到了現在的磨課,好的東西都是打磨出來的,名師的作品也一樣……

                            二

早晨在人事羣看到市上“名師名校長評選”文件,打開瀏覽,原打算看看自己離市級名師的距離有多遠,誰知只看了第一點“評選範圍:名教師從一線教師中評選(不含校長,副校長)……就知道自己沒有資格。想起自己每天裏忙忙碌碌,雖分管學校德育安全等工作,但一直上語文課,是校級領導中課程任務最重的一個,現在竟然不屬於一線教師!我想上級部門這樣做自有這樣做的道理,在任職的那一天,局領導在談話中就說過,作爲領導要不與民爭利!不管別人怎樣,反正自己不是評優專業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