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本启发阅读兴趣的书


《万历十五年欧洲那些事儿》
【著】马瑞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版


《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
【著】吴钩
东方出版社2018年4月版

最近看了《万历十五年欧洲那些事儿》,讲的是这个时期在欧洲的重要人物和重要时间,具体来说就是伊丽莎白一世同时代的人以及欧洲早期的科学革命。看完之后就想起之前看过的《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这本书把金庸武侠里面一些细节拿出来作为引子,去探寻对应历史上真实的生活情景。

两本书的内容表面上毫无相关,但归根到底都是比较浅显易懂的历史书。虽不是正经的历史书,但是作者用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呈现出现,大大增强了可读性,说实话也不用特别费脑子,因此读完之后也没记住多少,除非是印象特别深刻,一般看过也就忘了。但这也不能说明这书不值得看,我倒是觉得这个类型的书能帮助自己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方向。

不光如此,这类书还有一项功能就是可以给自己纠正或者验证即有的一些常识知识。比如伊丽莎白一世和苏格兰的玛丽之间的爱恨情仇,第谷和开普勒之间的传承关系等。这些记忆类的知识虽说现在网上一查就能验证,但记在了自己的脑子里还是有很多益处的。别的不说,光是出门旅行的时候,如果你对自己去的地方事先有一些了解,那你眼睛就能看到一些别人忽略的地方,比如在威斯明斯特教堂里埋葬着狄兰托马斯,就是《星际穿越》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诗歌《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的作者,如果事先有所了解,就能在看到狄兰托马斯墓碑的时候有这些联想。

另一个就是书中引用的资料也是吸引深度阅读的方向,《宋史》必然会出现在解读金庸小说历史背景中,看着作者引经据典,就很有去翻一翻正史的冲动。但即使没有继续深入阅读,这样一本书也已经能够为读者普及一些历史知识了,有些甚至是比较冷门的方面。这些知识可能知道之后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也算是长见识了,主要是作者讲得还是很有趣的。

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去写作,也许有人会诟病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但我倒是觉得这样子的书要多一些,先让人对阅读有兴趣,这故事得讲得有趣才会有更多的人去看。不能因为自己能严肃阅读就得要求别人都是这个标准,这显然不合理也不可能。凭借自己兴趣去写故事的人,他们虽然不是专业的学者,但他们写的东西就会想着如何吸引读者让读者看得懂有兴趣看。毕竟学术专著面对的是专业人士,而这个世界上更多的是普通人,普通人读书不一定是要成为专业人士,更多的是凭着兴趣看。这类启发人阅读兴趣的书相当于是一个大杂烩,读者各取所需。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