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隻天鵝

這兩天在b站上翻到一位博主對電影《黑天鵝》的解讀,看到一個彈幕說BGM真不錯,另一個彈幕回覆說那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當然好了。由此想到了最近又回顧了一遍《天鵝湖》,這部經典芭蕾舞劇令我百看不厭,音樂真是太美妙了,至今仍是我最喜歡的芭蕾舞劇。

想回顧下這次的觀看體驗,主要還是因爲這次演員的規模比前兩次看的《天鵝湖》要小,一共只有十四隻天鵝在奧傑塔公主後面,因此這場縮編的《天鵝湖》倒還真是打破了我對這個劇一直固有的思維,發現原來人少有人少的演出方式,倒是對我來說挺新鮮的。

舞臺大小確實也限制了天鵝的個數,於是一些編舞也發生了變化。在序曲的時候,就只有音樂,沒有舞蹈內容,比如在四小天鵝之後,應該是四大天鵝或三大天鵝出現,但這場卻是一直天鵝的獨舞。而一些我看過無數遍的雙人舞片段也有改編,與我印象中的有差別,更不用說天鵝羣舞時的走位和編排。

當然故事情節和基本的編舞節奏都沒有改變特別多,幾段獨舞都非常好,尤其是扮演小丑的演員,感覺掌聲比王子還要多。只是人少的話看上去場面就沒有那麼大,佈景相對來說也比較簡單。

這場有點出乎預期的演出倒是給了我一個新的視角來看待這些經典作品,對比過不同舞團的版本,在編舞和人物塑造上都會有細微的差別,但是人員縮編還是我第一次碰到。爲了適應客觀條件的變化,其實都是可以做出相應的調整,而不是說非要按照固定的模式而不變。

雖然我們面臨的外部世界一直在變化,變化也是生活的主題之一,但人們似乎都不傾向於變化。比如有些人一旦碰到事情沒有按照自己預定的方向發展,人就會急躁,甚至無法在打亂計劃的前提下調整下一步的操作。說實話當我發現這次觀看的《天鵝湖》竟然天鵝少了那麼多,第一反應也是不能接受,第二反應纔是,既然都這樣了不如看看人少會怎麼演。

帶着這樣的心態,我觀察到了與我之前看的版本的區別,看到最後甚至覺得這個團還挺厲害的,在這麼有限的演員人數下還能順利演下來。如果他們爲了這個場地特地更改了編舞,那就更加佩服了。在有限的條件下還能把原本需要更多資源的事做成,也是本事。但如果我是帶着喫虧的心態看演出,我想收穫是完全不同的。憑良心講,一張票不便宜,既不是現場演奏的音樂,還縮編,有些我想看的選段還改了,要是一直糾結在這些上,絕對一個美好的晚上就被毀了。

這種時候,只能調整自己的心態,換個角度來看,演員的能力不錯,基本情節也在,現場的氛圍也很好,我也正好休息休息。如果沒有這次經歷,我都還不知道《天鵝湖》還能縮編演,也不會有機會跟我記憶中的版本進行對比,從體驗上來說,反而是豐富了我的經歷。

其實當我看到小丑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慢慢沉浸到這個劇中,這位舞者真的很有感染力,把觀衆一下子帶入了王子的世界中,一起去尋找白天鵝。藝術的魅力有時候真的很大,即使音樂和故事情節已經提前劇透,當音樂響起,巨幕拉開的時候,還是會不自覺地被深深觸動到。尤其是《天鵝湖》的主旋律,不同的變奏表現出不同的氣氛,通過演員的肢體表演,把柴可夫斯基這位旋律大師想表達的情感又再一次地加深了。

《天鵝湖》的結局有悲喜兩種,這場是王子與公主戰勝了惡魔的版本。而就算是大圓滿的結局,不同的舞團表現的手法也相差很多。從這個角度講,每個版本都是獨一無二的,而我們真的不需要拘泥於我們內心的那個版本就是完美版本。有時候用開放的心態去對待,反而會有一些驚喜出現,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以後我應該還會看別的版本的《天鵝湖》,但我希望下一次的觀看能夠享受現場的配樂。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