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陳的香 — 談談社交陷阱

通過自我和對周遭的觀察發現,在一段時間大範圍地密集社交後,大多數人都會出現莫名的低落感、孤獨感或者是輕微焦慮感,分析一下原因,希望我們都可以充分放肆地聚會,然後清醒理性的迴歸生活的正軌。

在沒有任何意識上的引導和做功的情況下,大多數的社交活動都會出現剎不住車的情況,這其實很好理解,就是簡單的慣性沒有被意識到,進入auto pilot的自由駕駛模式。這和玩遊戲上癮、喝咖啡無節制差不多,多數的時候,是當真的出現心理身體上的不適時,人們纔開始尋找解決的辦法。

誰都想像這樣不想明天地開心下去,然而對人性的深入瞭解讓我們知道,任何的享樂、經歷,都會讓人沸點不斷升高:昨天的讓人亢奮的事情今天重複一遍,並不能讓你達到那個亢奮的點;昨天一口路邊的餛飩麪帶來的極大滿足感,不能被今天的米其林餐廳填滿;那個曾經你心動的人要是天天在眼前晃,不僅不能再讓你內心產生任何波瀾,還有想“要麼你走要麼我搬”的想法。。。

都正常。

所以我們需要有意識的做功,把沸點保持在那個加熱就能bubble的階段。而且有時做功不一定是input,學着爲了reverse(倒退) 或者reserve (儲備)做功,也值得研究。Reverse和reserve一段時間後,所有的閨蜜情、兄弟情、交情友情和矯情,都會經過時間的洗刷,變得異常值得品味和醇香。

社交剎不住車的另一大隱患, 是會誤以爲經常社交的羣體之間,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同步的,這會導致求同存異被濫用。而求同存異,是那些長久並不深入的關係中,不可動搖的基石。

人類羣居性的特質,決定了我們希望從喫穿用度到起居日常都能有屬於羣族的歸屬感,羣族中分工明確標準統一:誰去摘果子,摘什麼果子;誰負責搭窩,搭什麼樣的窩;何時玩樂,如何玩樂;誰決定羣族是否遷徙,向何處遷徙;是否出擊或親並他族,何時行動等等。是不是聽起來特別溫暖特別原始和美好,然而清醒一下就發現,這根本和現代的生活相悖。

現代人講究獨立自主,獨特性是安身立命之本,從一人延伸到一家,家庭的產生和發展也需要有一定的獨立性,於是“相互依存又相對獨立”恰恰很好的詮釋了這種個體和羣族的關係:親密和交好可以用作平衡自身發展的那個“相互依存”因素,然而剎不住閘就會導致“相對獨立”漸漸缺失,這個缺失會造成問題嗎?會!因爲我們不能指望別人給你摘果子、搭窩;我們也不希望別人告訴你該何時玩兒樂、去哪兒玩樂;關係家庭遷移發展的大事,更是由不得他人。

所以當我們藉着對原始羣族的心裏依賴感,做出任何類似“上同一條船”的決定時,請理性的問問自己:我做的這個決定是獨立自主的麼?我有沒有希望別人幫我摘果子、搭窩、或者爲我做決定的意圖,如果有,摘到了毒果子、搭的窩不牢,決定不符合我的心意,那麼誰會負責。

社交剎不住車還會導致慾念攻心。

對喧囂而溫暖的陪伴產生長久佔有的慾望,於是社交質量下降,深入交談變成嗡嗡嚶嚶的扯閒話,並不能給深入彼此關係添柴加火,還反而會無中生有,製造沒有必要的分裂,得不償失。還觀察到很有意思的現象表現在,本來可以很促進交流的分享,不知不覺地變成了你要壓過我,我不能被你比下去的言語上的較量,你說社交還搞內卷有什麼必要。

出現這些現象都要歸功於人性的弱點,或者是無意識行爲,人在自動駕駛的時候覺知不在線,什麼情況都有可能出現,也算沒毛病。

所以說酒還是陳的香,沉一陣打開喝兩口,hmmm醉人;整天攪和搞不好變成了渾水,以後連想打開的慾望都沒有叻。

說的好理性啊一點都不溫暖有沒有,然而在理性保護下的感性交流,才能更肆意而流動。

敬那些曾給過我點滴的愛,綿長而溫暖的朋友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