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能解決生活中90%的問題

“我只是一時口快;

本來不會這樣的,都怪……;

誰都會犯錯,不用大驚小怪吧......”

生活中,似乎總能聽到這樣的論斷。

很多人犯了錯,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分析事情如何發生,如何解決,如何改正,而是想着如何甩鍋,將責任從自己身上推出去。

工作沒做好,是公司不靠譜;關係沒處好,是同事有問題;性格不行,就埋怨原生家庭。

總之,自己永遠不會犯錯。

甚至一煩躁,還會將情緒發泄到親近的人身上,抱怨不休。

費斯汀格有個著名的理論:

“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可見,一件事情的走向,很大程度上,決定的還是自己。很多事情,我們也不是不能解決甚至避免,只是更多時候,缺少直面錯誤的態度與勇氣。

1

自省,是感情的潤滑劑

有句話說: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而生活的磕磕絆絆,則是夫妻關係的試金石。

試金石的分量可輕可重,有人搬走了試金石,一往無前;有人跨過了試金石,蜿蜒前行;更多的人倒在試金石前,一地雞毛。

但婚姻從來都是兩個人的,沒有誰能逃脫家庭的責任,獨善其身。

當柴米油鹽成了日常,付出不對等時,一方總會生出怨懟,小吵小鬧不斷,處理不當就會影響感情。

可誰都不想成爲“怨男潑婦”,除了外部因素,多數人缺少的是“內觀”的勇氣。

細心留意就會發現,相處和睦的夫妻,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遇到矛盾不指責,能夠彼此體諒,做到心平氣和的溝通。

發生摩擦時,第一時間做的,不是相互指責,而是想想,是不是自己錯了。不把心思放在口舌之爭上,而是耐心解決矛盾。

很喜歡一句話:

“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了;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了。”

沒有鍋蓋不碰鍋沿,何況是婚姻。

婚姻中大多數的矛盾也不是什麼天大的事,相比互生怨念,更重要的還是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決心。

這不是其中一方的事,家庭的擔子是由夫妻兩人共同扛着,遇事不指責,常常反躬自省,互相理解,才能化戾氣爲祥和,才能更有默契的並肩,負重前行。

2

自省,是成功的基石

昨天,一位妹子跟我抱怨工作上的問題,而這種抱怨已經不止一兩次從她口中發出了。

抱怨的也不是工作本身,而是責怪其他同事不肯幫助她。

我只回答了一句:

你入職一年多了,還不能獨立完成工作嗎?

我知道這挺殘酷的,但自己的工作需要依賴他人完成,能怪誰呢?

這並不是生活中的個例,總有人遇事喜歡找別人的問題,工作完不成,怪領導安排不合理,怪同事不配合,怪運氣不好。

他們害怕直面自己的問題,而後帶來的挫敗感。

《孟子》有云: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其實求人,真的不如求己。

看過這樣一個實驗:

將一束光投注到牆上,然後把你的手伸到光源前,牆上會出現你手掌的影子。

這時候,如果想要變換影子的形狀,你能直接在牆上操作嗎?

顯然不能。除非改變你的手勢。

其實我們生活在世間,就像開車,路直就直着走,路彎就彎着走。發生交通事故,或者翻進溝裏,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操作不當。

但如果抱怨道路太多曲折,是沒有價值和任何意義的。外在的客觀條件或許我們無法決定,而改變我們自己則是完全可以的。

比如,與老人溝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與男人溝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

與女人溝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緒;與上級溝通不要忘了他的尊嚴;

與青年溝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與孩子溝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

生活中,一種態度走天下,必然處處碰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即可四海通達,而時時刻刻懂得自省的人,在事業成就上也都不會差。

3

不是自己的原因,不必介懷

意大利有個著名的畫家,他在畫人物時有個特殊癖好:只畫一隻眼睛。

他說:

“人性的弱點之一,就是雙眼都習慣看向外界,卻很少自檢。所以我們要用一隻眼看世界,留另一隻眼來審視自己。”

深以爲然。

人這輩子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常自省,方能長清醒。

但也不必苛求,人生有百分之九十的事,我們可以決定,那就盡力做到最好;但另外的百分之十,是我們決定不了的,那就隨它去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如果有時你覺得無能爲力,也不必過分焦慮,要學會停止折磨自己,不要放大痛苦,不要去想那些本不存在的東西。

人生從來不必時刻斤斤計較,也不必總得在頭上懸着一把劍,更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

有時候,放過自己,接納自己的不足,也是一種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