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要有點精神的

人,是要有點精神的。

這句話,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是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應該是初三,我的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對全班同學說的。

當時,不甚瞭解,但是我記住了。

後來,隨着閱歷的增加,知識的積累,我認爲我們老師說的是對的,人確實是要有點精神的。

人的精神面貌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和內心的豐盈。

最近看《我們青年的毆洲生活》,又聽到一句話:飯可以少喫,甚至可以不喫,但精神食糧不能少。

講的是蔡元培主導並督促中法兩國政府達成了中國留學生去法國勤工儉學時期,留法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

趙世炎和幾個同學去找陳毅,陳毅在一家書店打工,閒聊中得知陳毅的工錢是一天一個法郎。趙世炎氣不過,要去找老闆理論,被陳毅攔住。陳毅說,是我自願的。

你們聽!此刻,店裏正放着悲多芬的《第五交響曲》,聽得他們心潮澎湃。陳毅自嘲的說,有這麼好的音樂聽着,還何必在乎工資多少呢?

一個同學戲謔地說,飯都喫不飽,還聽音樂?趙世炎看着陳毅笑着說:飯可以少喫,或者不喫,但是精神食糧不能少。

陳毅除了享受音樂的薰陶,還經常利用閒暇時間看書,學習歐洲先進科技和思想文化。

鄧小平當時才16歲,也在法國留學。5個月後因交不起學費而退學打工。他和同學們幹過鋼鐵工人,清潔工,生活非常艱苦。但是,他依然不忘記學習,一有空閒就看書看報,接受新的知識和思想。

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爲五個層次: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誼),尊重和自我實現。除了生理需求之外,其它的都是精神追求。同時,他認爲,人在滿足了低層次需求之後就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

人,是要有精神追求的。

我最近感冒了,渾身無力,頭暈鼻塞,躺了兩天了。雖然很難受,但更難受的是空虛感的陣陣襲來。

強打精神起來看看書,寫寫字。這才覺得心裏踏實了。

《管子》雲: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非常好了,所以,我們應該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努力學習,提高自身能力,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

寫到這裏,就不由得想起保爾•柯察金的這句話: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讓我們爲了更高的精神追求而奮鬥終生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