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保富法》下篇

文|簡兮

《保富法》一書是聶雲臺居士臥病時,在上海《申報》連載的作品,下篇也是後來被兩位朋友送到《申報》發行的。

下篇原本是想收集一些古人行善積德能使子孫富貴顯赫的事蹟,作爲印證。後因編寫《先母崇德老夫人紀念冊》,敘述了數代祖先的嘉言懿行,特別撰寫了《七世祖樂山公行醫濟世善行果報》,七世祖樂山公捨己爲人,兩百多年,福德恩澤子孫後代,作爲了《保富法》的佐證材料。

七世祖樂山公生於康熙十一年,學問很深,文章很好,但未參加考試,跟從祖父,學醫,並開了家小藥店,因他醫術精湛而且又樂善好施,所以名聲遠播。後因藥店被偷,因此歇業,抵押了住房,暫且移居鄉下。當時地方官紳,因爲樂山公行醫救人,遭此不幸,湊錢幫忙贖回房子,另租一處開藥店。康熙四十二年,衡山發生了大瘟疫,求醫的人晝夜不斷,因而救活了很多人,對窮人和受刑犯尤其的多。

當時縣長,以樂山公的聖德博學,特勤他任縣府幕僚。並且向樂山公說“你存心救人,我無法報答,就教你兒子讀書吧,作爲你濟世救人的報答”。後來樂山公的兒子,不久中了舉人,又中進士。樂山公當時六十七歲,送兒子進京參加會試,路遇瘟疫,經樂山公醫治,都能病癒,七十四歲時,又領兒子到京候任,經由運河,當時坐個車運糧船工許多染病,經樂山公醫治都能痊癒,傳遍各糧船間,許多病患紛紛而至,樂山公不忍見死不救。自己留下救人,讓兒子自己趕往京城。

後陪兒子到任,指示山地民衆就地採藥,以增加收入,次年返回湖南,寄信給兒子,教他愛民治世的方法和道理,後被兒子上司見到,大加稱讚,即將寫封信印發送給全省官府參考,以資策勉。

樂山公兒子顯貴時,他已經八十多歲了,依然患者夜半求診,盡心盡責。因樂山公積善行,所以果報深厚,孫子獲鄉試的第二名,曾孫七人都得了不錯的管職。

因爲樂山公的善行,所以子孫後代也被福澤庇佑,其中難能可貴之處,在於樂山公及其子孫,都有機會發家致富,但他們都選擇清貧的生活,到聶雲臺居士父親一輩,仍需要自食其力。傳到聶雲臺居士已經是第七代了。

以世代行醫救人之福音,想要告訴我們的是“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想要子孫繁榮昌盛,不能以一己之私去做事,《道德經》有言“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世間一切榮華富貴都不常住,享有一世富貴容易,享有世世代代流芳百世還需善行善念,不貪吝財富纔行。

雖然這些歷史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經歷過時間的佐證,能讓我們看清楚未來的路究竟在哪裏。

學習古人的經驗之談是爲了能夠讓我們今人在當下的社會里更好的生活,靠近正確的模樣,雖然曲折的彎路是人生之必經,但有些道理早懂比晚懂好。

知因果,改過錯,思進取,爲社會,爲家人做一些事情,即使沒有功成名就,就只是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心也是安的。

心安即坦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