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拖延”孩子的背後,都有TA們各自的故事

我的一位朋友,因爲暑期孩子不能很好完成家庭作業,很是苦惱。她各種吐槽說孩子不是削筆,就是找橡皮,再就是上廁所,一張卷子整整做了兩個多小時沒做完……

鑑於是朋友的關係,我沒法一下子去問導致父母眼中孩子的各種“拖延”到底是怎麼形成的,於是我提出讓孩子來我家做作業一天。

朋友家小寶正好與小傢伙相交甚好,彼此雖然差了幾歲,但卻有着共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兩個小朋友玩上一會兒,我便啓發式問問有沒有加項目(比如寫個作業,來個繪本閱讀比賽啥的……)

我家中班小傢伙歡呼雀躍的來個繪本閱讀,然後拿着自己“練習本”做了起來,朋友家寶貝兒也不含糊,拿起卷子靜靜跟了起來。

看着兩個小男寶能夠靜下心來埋頭學習,我也拿起我的書,開始了自我閱讀。

過了一會兒,朋友家小寶開始隱約的弄出聲響,我用眼角餘光瞟了一眼他,發現他正在用力的摳着自己的橡皮,眼神早就轉移到他處。

我再細細觀察一下他的卷面,原來他卡頓在一道題上,而且明顯看出他擦過的痕跡。

“是不是覺得這道題有點兒難?”(我看到他大概做了卷面的四分之一)我用手溫柔的拍拍他瘦弱的肩膀。

他好像慌點神似的回過頭來,害羞的點點頭,再也不敢看我,但卻遲遲不肯下筆。

“以前爸爸媽媽是怎麼做的呢?他們在你有難題時?”

“他們會生氣,會說我不認真做題……”他邊說邊撕扯着自己的衣襟。

“那我們今天改一個方式,跨過這道難題和那些你記住的聲音”我特意在“跨”時擡高了聲音。

他擡頭和我對視時,眼裏泛着淚光,“我可以做接下來的題,對嗎?”

“那是當然,不會的就毫不猶豫的過,最後做完,哪道不會,有我呢,我們一起想辦法攻克。”

小寶聽完這句話像似打了雞血一樣,快速的進入了答題狀態,我們又恢復了寧靜的美好。

不到四十分鐘,他除了有三道不會做的,剩下的全部完成,我通知他檢查一下試卷,他又小心翼翼的改了兩道兒,然後我問他是否可以了,他靜靜的點着頭。

我們便一起朝着那三道大題進軍,我讓他給我讀題,並問他在哪裏是明白怎麼做,到哪裏開始不懂的,如果不知道如何去做?你會嘗試用自己所學的哪些知識去碰碰這個題型……

我允許他試錯,他顫抖的手一直在擦試卷面,還用一種近乎害怕的眼神瞄着我,我一直穩穩的陪他嘗試,直到第七次時,小寶好像過往熟悉的懲罰方式並沒有來,他才把注意力收回,認真的做題來,當然,在我的陪伴下,他路轉峯迴的完成了那三道題。

那一刻,哪有什麼拖延兩個小時都做不完卷子的孩子呢?他滿滿的成就感,眼裏還帶着自信的光芒。

我不敢說,每個孩子拖延學習都是用一樣的方法。但我想說的是,在孩子所謂“拖延”的時候。父母做了什麼去維持這個“拖延”現象的本身,是不是需要我們父母自己需要覺察的呢?

當然 ,後期我針對這件事情和我的朋友進行了一頓推心置腹的探討,至於是怎麼去動一動他家的家庭動力是如何引導孩子學習的,後期會整理出我的另一篇文章。

畢競今天到了午飯的時間,學會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的學會照顧好孩子,嘻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