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解讀-抗住就是本事

▎ 2021年解讀的第 16 本書,全文 2985 字,預計 8 分鐘

本書的作者是馮侖,萬通集團的董事長 | 企業家 | 商界思想家。

創業是一個泛概念,做一門小生意、做大生意、創業、做企業、企業家雖然有包含關係,但圈內能定位企業家的人,一定是對行業、對社會、乃至國家作出過傑出的貢獻。

馮侖是中國最早一批創業的企業家,他們成立公司那會,公司法都還不健全,他在互聯網圈子愛分享,願意和年輕人互動溝通,後浪們親切的叫他馮叔。

當然,如果你對文字不敏感,想了解馮叔,可以推薦俞敏洪主持的一個訪談節目「酌見」,有一期就是採訪馮叔的,騰訊視頻可以看,之前我在「解讀-酌見」中也有提到過。

這本書,馮叔回顧了自己 60 年的人生經歷、30 年的商海沉浮,梳理了一套關於人生和商業發展的方法論。

說實話,看懂的很少,就像年幼的父輩常給我們講一堆大道理,最後加一句,長大後你就會明白,沒想到,很多事情,真的長大後就慢慢地明白了。

請允許我把能看懂的很小一部分,分享給大家。

▎ 如果一個人、一件事本質是好的,時間就能幫上忙。做企業、做產品,也必須是個好企業、好產品,時間才能幫到你。

之前有一個段子,我不知道真實性,不過確實讓人看完以後會陷入沉思。

很多年前,聽說有兩個985/211畢業的高材生畢業,一個去了騰訊,一個去了雅虎工作,都非常上進。但是很多年後,在騰訊那個小夥幾乎財務自由,在雅虎那個小夥,面臨裁員。

一個人或事本質的好壞可以站在道德的層面去理解,其實也是可以從趨勢的角度去理解,方向對了,努力、堅持才能欣慰。

有的人說,貴在堅持,重在參與,我想說,人有幾個 10 年?你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誰能還你青春?

人生本可以一路開掛,朝着正確的方向前行,你非要說 NO,去經歷磨難?

▎ 熟人多的地方、熟人多的公司,執行力度一定就不好。

熟人圈這是一種文化,是中國社會固有存在的形式,不會消失,會持續合理地存在下去。

我大學畢業以後,就生活在城市裏面,我們姑且的認爲,省會城市爲「城市」的概念,我的父親輩,生活在老家,我們姑且的認爲,縣城及鄉鎮爲「老家」。

父母節假日經常來我這邊玩,我就帶他們去周邊走走,看看花花草草,他們總是東張西望,我一直以爲他們在感受城市的氣息,享受這一切看到的眼界,直到父親說「逛了一天怎麼也沒見到一個熟人呀,我在這邊的朋友也不少呀」

我當然覺得不足爲怪了,我在這個城市待了這麼久,幾乎從來沒有在路上遇見過熟人、同學、同事。

有一天,在小區遇到了一個我們學校的校友,我們居然在同一個小區、同一棟樓的不同單元居住,這都 3 年過去了,從未再偶遇過。

在城市生活就是這樣,找工作我在互聯網平臺上找,不求熟人推薦;買東西,我在互聯網平臺上找,不求熟人推薦和帶貨;辦事情,我按政務部門的規定和流程辦事,不求熟人幫忙,效率也不低……

在城市生活就是這樣,可能大家都很在意時間,又四處充滿資本的氣味,怎麼效率高怎麼來,反而不找熟人成了效率最好的處事方式,而且因爲是陌生人,也可以直觀地表述自己的感受,不用拐彎抹角,效率也提升了。

而父輩們,做任何事情,腦海中第一反應都是找熟人,車買保險,找熟人推薦;買個手機,找熟人拿貨;辦個事轉 18 個彎,也要找熟人幫忙,A 找到 B,B 找到 C,C 找到 D,最後 D 幫 A 解決了問題, A 和 D 卻不認識。

在城市裏,我們討厭這種方式,當我每年春節回到老家,卻發現,這種熟人圈,在那裏是效率最高的解決方案。

我車胎壞了,我爸打個電話,熟人把車開走解決;辦個身份證,我爸打個電話,熟人幫忙處理;買點土雞蛋、土雞肉,我爸打個電話,熟人也是分分鐘給你解決了…

我們不能說哪個方式好,在不同土壤中,就應該有適合的方式存在。但在開公司這件事情上,還是建議避開熟人,提高效率,有話直說,會好很多。

▎ 哪裏有需求,哪裏就會出現有意思的產品和服務,在日常生活和各種生意當中,我們應該堅信,跟着市場走,跟着錢跑,在規則範圍內跑得快,機會就多。

我們要藉助市場神奇的力量,發現機會,創新產品,提供更多的服務,發展企業,也解決社會問題。這就是市場神奇的魅力。

有一句更簡短話,「有需求,就有市場」。

雖然現在國家在推「雙減」政策,我想只要小升初、初升高、高考這些競爭關係還存在,市場總會變着花樣的去服務需求。

▎ 所謂悲觀是建立在視野狹窄的基礎之上的。

看自然史或進化史,就會發現,任何一個災變,它對於一些物種是一場災難,對於另外的物種而言,就是機會。

比如說小行星撞地球,恐龍滅絕,哺乳動物才真正出現。如果恐龍還統治世界的話,我們這些哺乳動物是不可能出生的,所以永遠有機會。

之前聽羅振宇聊到一個觀點:抽菸對身體不好,你看到的是,對他人的傷害,當事人卻認爲,這不僅僅是抽菸,這是他自己的解決方案,比如解決無聊、焦慮。

一個學生,他逃課是個很嚴重的問題,這不是問題,這是這位小男孩所想到的解決方案,什麼方案?在學校裏被同學欺負,逃離是最好的方案。

所有你眼中見到的問題,也許都是那個人想了半天的解決方案,只有你覺得是問題而已,所以如果你今天坐下來跟人家很認真的在回答,我們要怎麼樣幫助你戒菸,怎麼樣幫助你戒酒,沒有用的,那是別人的解決方案,你知道嗎?

你拿走了這個解決方案,他就必須直接去面對真正的問題了,那會更痛苦。

▎ 有個統計學家統計過一條河。這條河平均深度1.5米,他一想,自己身高1.8米,是可以過去的,結果就被淹死了。

這是平均數思維,平均數不是 100% ,我們有時候雖然在挑戰一個大概略成功的事情,但非常小概略的情況也是有可能發生的,並不是不會發生。

比如你每天坐地鐵上班,時間很有規律,雖然地鐵壞在地下的概略很低,但並不代表不會發生。

我們做事情、安排事情的時候,雖然不能考慮萬全,但儘可能多地去考慮一些突發情況和預案,對自己是沒有壞處的。

▎ 如果今天糧食是有限的,一定給那些吃了還能找更多糧食的人,不然每個人都喫,第二天都餓死了。

但是,我只給 10 個人,這 10 個人喫飽,去別的地方找出來更多的糧,剩下的人還有可能活。

這個故事很通俗,大家都能理解。你完全可以映射在職場上看一看,每個月公司工資支出是有限的,那麼老闆一定願意把支出花在那些能爲公司創造更多價值的人身上。

交朋友也是一樣,爲什麼有錢人的「人脈」好,因爲他的朋友認爲,投入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去維護關係,他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糧食。

簡而言之,一個觀點「利他,多利他,持續利他,就會得到跟多的投資」

▎我們不敢想的地方就是未來,我們不能及的地方也是未來,我們沒有看到、不懂的地方還是未來。

在通往未來的路上,我們往往被自己的能力和想象力所限制,被自己的知識和經歷所限制,被自己的腳步所限制。

最重要的一點,被自己內心不自由的狀態所限制。要想突破這些限制,就必須具有持續創新的活力,必須活在未來。

人之所以產生焦略,就是因爲放不下過去,看不見未來。克服焦慮的最好方式就是讓自己投身於忙碌之中、陷入挑戰之中。

▎ 影視業缺乏真正原創的好故事,才讓 IP 熱成爲文學圈向影視圈輸血的一個通道。

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對於文學創作者來說,改編電視劇掙的錢比賣書本身多好幾倍,市場就會進化人,寫書的人慢慢的就成了專業影視劇供稿者了,以後就是專業的影視圈原創好故事作者。

▎ 投資的本質,就是要在不確定性當中找到確定性,做到因爲相信,所以看見。

你看見的那個確定性跟一般人看見的確定性是完全不同的,因爲一般人是因爲看見,所以相信。

因此,好的投資一定是超前的,是在投未來,是投那種別人認爲不確定而你認爲是確定的一個前途。

▎ 營銷史上也有一句話:「商品服務消費者是中、低端的理念,商品教育消費者纔是最高成就」

▎ 從企業來看,作爲一個領導人,應該按照這樣的順序:先裁自己的腦瓜,再裁低效資產,再裁錯誤的產品,再裁錯誤的商業模式,最後裁人。這樣才能救活自己。

解讀-酌見:https://www.jianshu.com/p/333ee206598f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