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731遗址及罪证陈列馆

八月二十二日。周日。阴。

从哈尔滨平房区新疆大街地铁站三号口出来,顺着新疆大街往东北方向走不到五百米,马路的对面,就是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

天灰蒙蒙的,乌云在我的头顶缓缓地集结,微风里有初秋的凉意。

关于魔鬼731的故事,哈尔滨长大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我小时候听老人们讲过不知真假的传闻故事,长大后自己也看过一些史料,便在心里把这一片列入鬼域,不愿去真实面对,怕承受不了那份彻骨的痛。今天,我终于还是来了。

进入正门,迎面一条百米长的甬道。左手是一栋红砖的门卫室。右手是黑洞洞的罪证陈列馆的出口。正前方一百多米,是一幢长长的二层红砖楼,是部队本部旧址。中间,是宽阔的广场。广场只在外围有一排树木,场地内只以青黑色的碎石铺地,格外肃杀冷峻。

731部队在撤离时,尽其所能销毁了绝大多数的建筑、设备。遗址区只剩下残垣断壁,和一些不太重要的地面建筑。

当年核心的细菌试验室和监狱,只有露在地面上的基座。原来一向直接暴露着,现在,在上面加盖了玻璃建筑,并修了架空的廊道。由于疫情缘故,这里暂时关闭。好在窗子大开着,仍然可以看到室内的情况。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试验室是如此庞大。那原本是包括地下和地上两部分的建筑。地下部分没有开放,据说四通八达,结构非常复杂。地上部分原是个巨大的“田“字建筑,横纵都超过百米。建筑已被日军摧毁,只剩基础。

绕过细菌试验室向北,还有一片称为第二保护区的,是当年731饲养鼠、虫等小动物的地方。还有冻伤实验室。在那里,他们以活人做实验,先冻,再解冻。观察不同的低温造成的冻伤,以及不同的冻伤在什么样的水温下有”更好“的解冻效果。第二保护区也因疫情暂时关闭了。

细菌试验室东,有一条废弃的铁道线。站在铁道线上,不能不让人想《辛德勒的名单》里通往集中营的铁道线。当年,有多少无辜的同胞和英勇的志士被送到这里,被鼠疫、炭疽病毒杀死、被冻死、被活体解剖而死……

越过铁道线,迎面是只剩下一面墙和两根烟柱的残遗。这是锅炉房遗址。它的旁边是地下回水池。回水池长约四十米,宽约三十米,深藏在地下,地面只露出八排四十个散热孔。和锅炉房一体,是保障细菌实验的供热、供电设施。

在回水池的旁边有一栋二层小楼,是毒气室。它静静地站在低压的乌云下。我站在它前面时,零星的雨点落下来。

雨越来越大,我跑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从远处看,这个黑色的锋利的建筑并不高大突出,却沉郁,压抑。走近了,原来入口处在地下。


走向馆内,仍然是黑色为主色调。迎面,五种语言写着”反人类暴行“。

1932年,日本东京陆军军医学校成立了细菌研究室,开始尝试细菌战。按731首犯石井四郎的主张,细菌战研究分为A、B两种类型,A类型是攻击型,B类型是防御型,即疫苗研究。B类型的研究可以放在日本国内,而A类型研究只能在国外进行。1933年,细菌研究室从日本国内迁到中国东北,相继在哈尔滨市区、平房区以及五常背荫河成立细菌战研究基地,后不断扩大,自东北,至华北、华中、华南以及新加坡,均有日军的细菌部队。仅在731的细菌试验室里,便用健康人体对鼠疫、炭疽、霍乱、结核、伤寒、痢疾、鼻疽等五十多种细菌和病毒进行了大量令人发指的活体实验。这些可怕的研究成果,被日军应用到侵华活动中,主要是实施对平民的攻击。如,将细菌投放到村民取水的河流、井水,使用细菌炸弹空投细菌到村庄、城市等等。

731部队之所以被称为魔鬼,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研究细菌,他们还研究更加变态的内容,比如:

  • 各种枪弹对人体的穿透力
  • 各种毒物对人体的杀伤力
  • 打死人的最佳位点
  • 吊死、绞死、烧死、烟熏死、电死人的手段
  • 人在真空下的反应
  • 人在不同气压下的情况
  • 人不吃不喝的存活时长、只吃干粮不喝水的存活时长、只喝水不吃干粮的存活时长
  • 人吹热风干燥后所剩下的体重
  • 冻伤、水烫伤研究
  • X光超剂量研究
  • 开颅活脑研究
  • 活体解剖研究
  • 脏器移植研究
  • 截肢实验
    …………

而比研究内容更变态的,是他们的研究方式:全部是活体的人体实验。

我一向对日本文化怀着矛盾复杂的心理。这个民族的文化既有极其精致美丽的一面,令人心旷神怡,又有极其变态压抑的一面,令人毛骨悚然。更可怕的是,日本文化里的这种变态,不是《沉默的羔羊》里那种人类社会里偶发的一、两例变异型的变态,而是普遍存在于这个文化中的底蕴,令我总是担心,只要条件适宜,那个文化就能再蕴育出一个升级版731部队。

今年8.15号日本投降纪念日那天,陈列馆新增了从美国获得的当年731部队的部分研究报告。当年日本投降时,731人部队首犯石井四郎将多年的研究成果交给美国,以此为条件,换取了731部队所有战犯免于战犯起诉。这些战犯回到日本大部分进入医学院任教或从事研究,也有一部分成了医生。他们对自己的所做所为忏悔过吗?少数人忏悔了,绝大部分保持沉默。

陈列馆的出口,好像地下车库的出口,是一条长长的黑色隧道,两壁刻着证言和供述。在隧道的尽头,是一线阳光。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我终于从这阴间走出来,回到了人世。

珍惜阳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