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批評從何而來?

前面說過,我們常常會不知不覺的對自己做一些病態的批評,而這些病態的批評會導致自尊水平的降低。低自尊的時候,我們會用消極的方式滿足自我需求。這樣雖然能短期幫助我們逃避痛苦,可長期會進一步毒害我們的心理。

每個人,肯定不是天生就會批評自己的,那麼病態的自我批評從何而來呢?其實,病態的批評源於我們早期的不良感覺,是在我們童年時期由父母通過批評植入的。

當我們年幼尚不能辨別是非的時候,父母會告訴我們哪些行爲是對的,哪些行爲是錯的,哪些是不道德的,哪些是招人喜歡的?當我們的行爲正確的時候,會得到表揚。相反,當我們的行爲錯誤的時候,會受到懲罰。

心理學家稱這種懲罰性事件爲“禁止手勢。”禁止手勢能夠起到震懾和排斥的作用,當一個孩子捱打或挨批的時候,他就能切身的感到失去了父母的愛,在那一刻,他感覺自己是成了一個壞孩子。

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籠罩着“禁止手勢”的陰霾,那些讓孩子感到內疚、難堪的時刻都會有意無意的留在他們的腦海中。

而這些經歷,在我們成年後便成了自我批評者滋生的土壤。每當我們自我感覺不良的時候,這種自我批評就會不斷地壯大。

所以我們會在惹怒別人或者犯錯,或者沒有完成目標的時候,自我批評着會告訴我們是因爲自己太差,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而且,我們認爲自己很差的不良感覺越強烈,自我批評的惡意程度就越深。

如果我們小時候犯錯的時候,能夠被溫柔以待,成年後病態的批評者對我們的影響就會比較小。如果我們小時候犯的錯誤,受到的是強烈的指責和嚴厲的懲罰,那麼成年後的批評者,只要一有機會,就會把自己批判地體無完膚。

導致我們早期不良的自我感覺的因素有三個:

1.品味、個人需求、安全感、合理判斷力錯誤地與道德掛鉤的程度。

比如說,在一個家庭裏,爸爸喜歡看書,當他看書的時候,如果孩子發出吵鬧聲,爸爸就會指責孩子的道德不良。

再比如,中學的時候,有的孩子會喜歡某種時髦的髮型和一些奇怪的衣服,而他們因此往往會被認爲是不良少年。

吵鬧是孩子的天性之一,喜歡某種髮型和服裝只是一種品味, 但是當父母拿這些來錯誤的指責孩子的道德的時候,會對孩子造成一種挫敗感,也是孩子自尊不足的源泉之一。

2.家長混淆行爲和實質的程度.

比如孩子在馬路上亂跑,如果家長警告他這樣亂跑可能會被車撞到,這樣孩子的自尊就不會受到打擊。

但是如果孩子亂跑的時候,家長就說他們是壞孩子,這樣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自己真的很差。

成年後的自我批評者在指責行爲的時候,也會指責他們的人格。把行爲和實質混淆,對自尊會造成極大的傷害。

3.禁止手勢的頻率

當父母指責我們是壞孩子的時候,如果只指責一次,我們並不會相信自己是個壞孩子,但是當父母指責很多次的時候,這種重複會在我們的心靈上留下烙印,我們會逐漸相信自己真的很差。


有這樣故事:一個被老師認爲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在媽媽的鼓勵下考上了清華大學。   


幼兒園的家長會,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
回家後,媽媽告訴兒子: “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
小學的家長會,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你兒子排在第40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
回家後,她對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說你並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排在第21名的你的同桌。”
孩子上初中後,出乎她的意料,家長會結束時都沒聽到老師點兒子的名字。她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回家後,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了。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時,她兒子被清華大學錄取了。

兒子把通知書遞給媽媽後,放聲大哭, 對媽媽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

是想,如果每次家長會回來,母親愁眉苦臉,指責孩子坐不住,指責孩子笨……那麼,孩子的自尊會受到極大的打擊,覺得自己很差勁。


瞭解了批評的根源,我們就要學會識別病態的自我批判。在面對自己的錯誤的時候,不要再批判自己的道德有問題。是人,必然會犯錯,如果可以,誰都願意做個好人,做個不犯錯的人。

如果爲人父母,面對自己的孩子的時候,不要因爲他們剪了我們不喜歡的髮型、穿着我們不喜歡的服裝,就認爲他們是壞孩子;也不要因爲他們成績差了,吵鬧了就覺得他們道德有問題。對事不對人,任何時候,從事件本身出發,跟孩子溝通,而不要藉着事件評判孩子的人格。

無論是孩子還是自己,願我們都能溫柔以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