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茶語|大暑.苦炎

我以節氣爲尺,

以茶入味,

度人間芳香。

和你一起走過四季……

況此夏日長,人間正炎毒。

幽人無一事,午飯飽蔬菽。

困臥北窗風,風微動窗竹。

乳甌十分滿,人世真侷促。

宋丨蘇軾


蘇先生生活的年代,距今有九百多年了吧,在這首《寄周安孺茶》(節選 ) 中,讀到蘇先生在炎熱的夏季,喫飽了午飯,吹着北窗的清風,賞着窗外的翠竹,品着甌中的乳茶,打發這侷促的人生……瞬間有種怡然自得的即視感,這真是夏日最好的消暑方式啊!

一年過半了,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它刷新了好幾個年度之最:全年最熱;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爲頻繁,雷陣雨最多……所以歷來有苦夏之說。

所謂苦夏,有一種說法是讓我們在最熱的節氣裏,多喫點、多喝點帶苦味的食物和飲品,諸如苦瓜、涼茶等。自古民間就有一習俗“飲伏茶”,即三伏天喝的茶,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10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舊時多用它來清涼祛暑,時至今日,仍在不同地方得以保留,只是叫法各異。

在粵地,多稱涼茶,一間間涼茶鋪帶着老廣東的煙火氣,林立於大街小巷,每一家涼茶鋪裏,瀰漫着淡淡的草藥香,四季不斷,讓人感覺有點“自討苦喫”的味道,但這種苦,大概只有南方人才懂得吧...

苦夏,還有另一層意思,是說在夏天最熱的時候,人們的工作、生活也會很辛苦。這個時候是草木灌漿的重要時期,萬物感暑氣而奮發,人在自然天地裏並不例外。半年已過,回顧與總結,都是爲了下半年更好的開始。每一天肯踏實努力,其他交給時間就行。

馮驥才在《苦夏》一文中就講到:“苦夏不是無盡頭的暑熱折磨,而是我們頂着毒日頭,默默又堅韌地苦鬥本身。”但即使苦澀和艱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也都會過去。大熱的大暑,方孕育着成熟。

近日喝茶,偶出現往年很好喝的茶,入口時略有些燥,後來才發現,是沒有醒茶,靜置一會就好了。茶也會隨着季節發生變化,接受它的變化和當下,也接受自己的當下,纔會越來越好。

心守靜篤,有的路,走着走着就近了;有的山,爬着爬着就上去了……酷熱也提醒了我們,“清涼”之於人的重要,那是由內而外的心靜自然之涼。

蘇先生愛茶,不在其表,他品嚐,煎茶,點茶,磨茶,栽茶,樣樣精通,也寫茶詩史,《寄周安孺茶》便是一部茶史的詩化。從周公到宋代,飲茶史如數家珍,那份苦炎裏的怡然自得,無疑是過往的經歷所沉澱。

這世間,沒有註釋的東西總是空洞的!

在這苦炎之日,和蘇先生一樣,擁有自己所註釋過的茶日子,便日日是好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