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茶語|小寒.習茶

我以節氣爲尺,

以茶入味,

度人間芳香。

和你一起走過四季……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北宋]蘇軾


新年的花城,陽光特別暖,附近的梅花開了,像天上落到樹上的雪,直接代替雪花,成爲這座城冬天的代言。

日光下,翻出了蘇先生這首《和子由澠池懷舊》。以前很喜歡,尤其是前幾句,不由得感嘆人生無常,當下珍惜。近日再讀,方覺下半部分,也許纔是先生想和弟弟子由,表達的心聲。

精讀蘇先生詩作近一年,這一年,我走了一條不太常規的習茶之路,將先生的詩和茶、節氣結合。只因先生對茶的瞭解足夠全面,走過的道路足夠遠,故事足夠長,人生底蘊足夠深,還有我,足夠喜愛。但無論是讀到何種程度,終歸是要思考自己是如何汲取。記得茶修老師蔡永和先生曾說過:

茶者,察也!”習茶即是對事物感知細察,內化覺察的美感修爲!

回顧過去一年,也許潛移默化是受到了一些影響,在讀書、見茶、行走中,當音樂賞圖、書畫藝術、攝影分享一併貫穿這一年時光時,我自嘲是我的“浮生六記”,也因此特別感謝我的老師們。退休後,他們發展出了一種高雅的興趣愛好,或書法藝術、或繪畫、或音樂賞圖、或攝影、或篆刻、或詩詞歌賦……總有一種力量支撐他們,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

70多歲的林老師因身體原因很少周更繪畫了,卻悄悄寫起了短篇小說。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一種光芒,也看到了那一代人的使命感、責任感。所以作爲公衆號創建者,我一直是最受益的那一個,因爲信任,因爲滋養,還因爲發展了一種友誼。

他們真誠、真摯;

他們熱愛生活和藝術;

他們給了我更多包容、鼓勵和關愛。

我因此有理由更加相信:人的生活方式可以選擇,只要不放棄努力,認真去做了,都能成爲生命的一部分。這是我在習茶路上,意外的收穫和樂趣。

但習茶,並非另闢蹊徑纔是好,親自實踐以及和同道交流,包括和古人交流一項都不能少。真正習茶是需要把自己投入其中,需要身體力行的去深入瞭解,需要多聽、多品、少評價。茶中道理,可能人人都懂,關鍵是能執行多少?又能循序漸進地努力探索多少?

當我把自己投入其中,當以蘇先生爲學習對象,這位茶學道路上難以企及的天花板,讓我看到自己的差距和對茶認知的淺薄,也讓我體會到:茶是一期一會、一茶一味,無常纔是常,這是茶的真意,與人生如出一轍。所以我們無法喝到兩杯同樣的茶湯,就如無法踏進同一條河流,但並不是因爲這樣而不去學習它的專業。

正如蘇先生對子由的叮囑:人生無常,就像鴻雁在飛行過程中,偶一駐足雪上留下印跡,而鴻飛雪化,一切又都不復存在,但並不意味着人生盲目。就拿崤山道上,騎着蹇驢,在艱難崎嶇的山路上顛簸的經歷來說,豈不就是一種歷練,一種經驗,一種人生的財富。

習茶是一個漫長過程。無論將它作爲口腹之歡,又或者與文學、書法、繪畫、音樂等結合,提升生活美好情致,都需要在技藝修成過程中經歷一番堅持與艱難。比如燙手的過程,比如不熟練時反覆練習的枯燥,比如對茶學科方面的精進,又比如大量文學作品的閱讀,心靜的修練。當足夠喜愛,冥冥中便會有一種力量,不斷自我約束和提高……

小寒之際再讀先生這首詩,我驚歎於寫這封“家書”時他才24歲,即對人生髮出如此感喟!但仰此高山高,可瞻不可及,雖不能至,心之可向往。

時間真快!小寒來了,南方有點暖,北方大多數地方卻下起了雪,這種南北季節溫差,雖帶來了衣、食、住、行以及語言等方面的差異,但對一些美好事物的觀待卻是相通。習茶中的技巧、規範,又或是與身心的結合,終究是爲人服務,是讓生活或生命更加美好。感知到這一點,內心已然自在了。

所以不如趁日光還好,煮一壺老茶,不辜負這花枝和晴日美好,也不辜負新年新的期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