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 讀書打卡之七

第七章    有效地運用鼓勵

【摘抄】

1. 行爲不當的孩子是喪失了信心的孩子。他們的不良行爲是在讓你知道,他們沒有感受到歸宿感和價值感,而且他們對於如何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抱有錯誤的信念。如果大人們學會了理解這個“不當行爲的密碼”,就能對孩子有更多的鼓勵。

2. 孩子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

3. 通過鼓勵來幫助一個行爲不當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當失望感被消除的時候,不良行爲的動機也就不存在了。

4. 大人們很容易習慣性地以負面方式對孩子的不良行爲作出迴應,而不是處理隱藏在不良行爲背後的信息,以鼓勵孩子做得更好。

5. 太多成年人囿於一個成見,堅信懲罰能促使孩子改善他們的行爲。

6. 在衝突發生的時刻,孩子並不一定能夠接受鼓勵,有時候,只有在一段冷靜期之後,鼓勵才能被令人滿意地接受。友善地退出來,常常是在衝突時刻所能做的最有效的事情。

7. 要爲了改善而努力,而不必期待完美。孩子們寧願不做任何嘗試,也不願因爲無法達到一個大人期待的完美而體驗持續的挫敗感。

8. 負面的懲罰會激起反叛,並且讓孩子、父母和老師都灰心喪氣。當大人使用相互尊重、解決問題、鼓勵以及關注於解決問題的方案時,孩子們就會得到歸屬感,並且發展出負責任的行爲。

9. 着眼於優點而不是缺點,當你關注積極方面時,對你自己和別人都是令人鼓舞的。

10. 當孩子們做出了什麼不負責任或者不尊重他人的行爲時,給他們一個機會做一些能讓被他們冒犯的人感覺好起來的事情,以此作爲彌補。做出彌補是鼓勵,因爲孩子們因此知道了他們能夠爲自己的行爲承擔責任,而不必擔心受到責難、羞辱和痛苦。

11. 父母能爲孩子做的最令人鼓舞的事情之一,就是定期按計劃陪孩子享受特別時光。不同家庭的特別時光的時段和時間長短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重要的是,孩子們要確切地知道!這段時間是特別爲他們設立的。

12. 表揚可能會促進一些孩子改善行爲,但是這些孩子可能會變成“討好者”和“總是尋求別人的認可”。這些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形成一種完全依賴於別人的觀點的自我概念。

13. 鼓勵的長期效果在於它能讓孩子自信,表揚的長期效果是讓孩子依賴於他人。

【感悟】

大人要有效地運用鼓勵,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慣性思維——負面地對孩子的不良行爲作出迴應,樹立“感覺好才能做得好”的新的理念。其次,要以尊重的態度來鼓勵孩子,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態。其三,鼓勵更像是和風細雨,對孩子自信心的培養是潛移默化的,是着眼於未來的長期效果。日常生活中,大人們對孩子往往運用的是“表揚”,表揚短時間裏似乎更有效,但時間長了,孩子養成的是“他信”而不是“自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