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行業發展的平臺化、專業化和生態化

最近我們一直在做整個公司的戰略,深度對標美國的物業管理市場。雖然我們認爲美國客羣組成和數字化能力,跟國內存在巨大差異,但是我們認爲在生意模式上,有很多東西是我們可以借鑑的。美國的物業管理有上百年曆史,我們只有幾十年,但是它的整個生意邏輯跟國內差不多。它有一個社區協會,類似於我們現在業主委員的角色,委託社區業主去選擇物業公司。

美國的物業行業專業化程度很高。65%的社區委託專業公司打理整個園區的物業服務。對於美國公司來講,基礎物業服務佔比非常低,只有11%,89%都是增值業務,粉刷、清潔、維護,包括游泳池的打理都是它的增值業務。頭部的企業,在選擇整個生意模式的時,一方面會圍繞整個產業的上下游來佈局,投很多專業性的公司,另一方面也會做很多的聯盟跟加盟,這是整個美國物業的現狀。

我們觀察到,國內很多的物業公司開始朝這個方向邁進。比如,以前大家認爲保安是很傳統的產業,最近我們發現保安公司也有上市公司,他們的管理非常精細,每一個保安的考勤、績效,都是通過體系化的系統來實現。未來我們物業行業發展的趨勢一定是平臺化、專業化和生態化。

在新物業領域,國內外存在巨大差異。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趕上了整個數字化的進程,產生很多新的生意邏輯和模式。我們認爲新的物業有以下幾個特徵:

第一,主動服務+定製服務。傳統物業服務更多是被動的,它的觸點很少。未來我們的物業服務會有很多主動服務,針對不同的社區、不同的客羣做定製化和差異化服務。

第二,未來的物業一定是標準化的。物業行業的標準化,比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電商的標準化難很多,比如說快遞、打車,其實只是把某一個垂直細分領域的服務做到了標準化。但是對物業來講,這樣的場景可能有幾百個,而且越來越多,如何在這種大的環境下把每個服務做到標準化,是非常困難的。

第三,未來是規模化的效應。未來一家公司沒有規模,可能很難在物業這個體系下生存。標準化和規模化是相對應的,只有做到標準化才能做到規模化。

第四,未來的物業一定是線上線下融合。線上更多的是觸點,真正的競爭在線下。

第五,體驗和效率是未來的基礎和標準。我們發現很多時候效率高了,業主的體驗一定好,這個因子是強相關的。

通過數字化的賦能,我們希望從六個維度來構建整個數字化的物業體系。第一,業財一體化;第二,流程工具化;第三,管理透明化;第四,決策數據化;第五,服務智能化;第六,平臺生態化。其中,業財一體化是基礎,平臺生態化是目標,我們希望這六個方面同步推進,但是每個階段都有側重點。

首先,業財一體化,也就是業務和財務的深度結合。簡單來講就是算清楚帳,不是說出一個財務報表,而是所有業務的動作都是有財務目標,所有的財務結果都能找到業務動作。我們今年做了兩件事,第一個是項目的全生命週期,從項目的獲取到退盤,所有測算的科目都是統一的。業務和財務的科目拉通了,以前是完全獨立的,現在是一個體系,所有的財務結果都能追溯到業務動作。

第二,我們今年參照地產目標成本的模型,建立了物業的成本庫,把所有項目的預算,包括它的實際數按照統一科目放到一個數據庫裏。未來做預算很簡單,物業每年的成本波動不會很大,我們快速地根據成本庫生成一版成本,做適當的調整,就可以做預算了。預算目標、包括計劃反饋、監控預警和指標糾偏,這套體系是我們數字化轉型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然後,流程的工具化。我們的目標是去掉80%的審批流程,80%的審批流程由系統自動完成。今年,我們做了幾個嘗試:一個是做AI的面試;第二個在整個合同裏面做了標準化。另外,我們的目標是95%以上的憑證可以自動生成,現在是85%,接下來我們會逐步提高這個比例。同時RPA機器人會有越來越多的廣泛應用,這是我們流程工具化的案例。

接下來是管理透明化。第一,希望把標準的運營體系固化到流程中,我們現在建立了一套指標看板,助力信息對稱,確保整個組織的高效運轉。同時我們構建任務引擎,極大地提升了管家的工作效能和效率。

另外是決策數據化。這裏,我們有幾個方向:一個是希望消滅所有線下的數據,現在大量人工的數據統計,未來將自動化的完成,同時基於我們的需求進行推送。另外,希望把所有管理的會議在線化,未來開會不需要做PPT,直接打開系統就可以了。

最後是平臺的生態化。我們覺得,物業在做增值業務生意的時候是很難的,比如我們看到任何一個生意,從租售開始,到我們的電商,到到家服務,背後有一個、幾個、十幾個垂直領域的巨頭,所以我們在整個平臺的投入上面,我們希望構建一套水平的平臺,集成各個平臺的供應鏈能力。

平臺生態化的本質就是理解客戶的需求和供應的能力,這個平臺裏面圍繞的是客戶、產品和供應,然後去構建整個數據的體系。

其實從整個推動變革角度來講,我們有一些思考。第一個是業務先行,任何變革要以業務爲驅動。另外是生態優先,我們所有的系統未來會遷移到移動端。然後是數據爲王,最後希望快速迭代,實現技術適用的原則,我們不追求技術領先,技術適用當前的需求就夠了,另外一個是持續投入,如果每年有30%的效率提升,十年以後我們就提升了一個量級。

最後,整個數字化轉型之路其實是很艱難的,我們現在也面臨了很多壓力,上線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我們希望跟在座的各位一起,共同推進物業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