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爲什麼要睡覺

自科學心理學誕生以來,動機一直是心理學家關注和研究的重點。在心理學史上出現了許多以研究動機而聞名於世的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主張,人的行爲活動的動機受性本能的支配。行爲主義心理學家華生和斯金納主張,人的行爲活動的動機受外界強化的支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主張,人的行爲活動的動機受其不同層次需要的支配。

帶着衆說紛紜的觀點,我們來看看這本《人類動機·這本超越食與色,深入探究人類一切衝動與渴求的源起》給了我們什麼建議。


那麼人的行爲活動的動機到底是什麼呢?單單從生理學解釋人類動機存在着侷限性,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休·瓦格納的《人類動機》介紹了以生理基礎爲主的動機,也考慮了人的高級認知需要和社會需要對動機的作用。爲了適應複雜的社會環境,人類如何影響“基本的”生理驅力?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

每一個行爲背後都是有動機的?

動機是直接推動一個人進行某種行爲活動的動力,所以不管我們人類的行爲是複雜還是簡單,這背後都是受動機所調節和支配的。爲此,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人類動機具有一種層級結構,而在這個層級的最底端就是生理需求。

在心理學發展的初期,大家絕大多數認爲人和動物的動機多數源於本能,本能理論家麥獨孤提出了18種他認爲的人類本能,但這些大多數處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的最低層。

隨着心理學的不斷髮展,我們人類也在不斷進化,所以關於人類行爲背後的動機研究也越來越深入。當然“每一個行爲背後都是有動機的?”的答案也是越來越肯定的。

爲什麼說生理驅動着人類的動機?

要知道這個答案,就必須掌握控制人類身體的有兩大系統: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書中詳細介紹了這兩大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其中,神經系統啓動得快,終止得也快,用作者的話叫“喜歡百米衝刺的神經系統”。另一個內分泌系統則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發揮作用,而且持續的時間較長,用作者的話叫“反應遲鈍的內分泌系統”。

瞭解了這兩大系統,我們就知道爲什麼人類的生理是驅動着人類的動機?例如:男人之所以是男人,女人之所以是女人,那是因爲生理結構不同,所產生的激素不同,男人身上產生雄性激素,女人身上產生雌性激素。正因爲這些不同,男人和女人的動機也是不一樣的。

我們爲什麼要睡覺?

人的一生三分之一都在睡覺,每日的睡眠稱之爲生物晝夜節律,而且每天如此。

如果每天30個小時會怎樣?不,這個自由運轉節律就是保持約25小時,通常在24個小時,這時光起着非常重要又特殊的作用。

這個24小時的規律,也會隨着時差進行反應,與內部節律和當地環節重新同步。當然影響我們的還不止生理晝夜節律,還有亞日節律,這個是超過24小時的,比如我們女性的大概28天左右的月經週期,以及動物們不同的發情週期,以及最長的年度節律,如冬眠。甚至有一種季節性情緒失調(SAD)的抑鬱類疾病在人類身上是年度循環,也就是說,人雖然不冬眠,但也是有年度節律的。

爲了研究“我們爲什麼要睡覺?”的問題,就是阻礙人類的睡眠進行研究,這時候就發現睡眠是由上行性網狀激活系統的活動減少所引起的,這使丘腦皮層產生了大而慢的活動波。在睡眠中,感覺、運動與大腦的連接也都是受限的。我曾經一度睡眠只有3-4小時,但是自己受到的精神鼓舞是很大的,加上運動,雖然真的很累,但是感覺精神狀態還是很棒的。

在這裏我舉個作者書中關“喫飯”的例子。

爲了身體機能的日常運轉,我們需要能量,而能量的主要來源就是食物,所以我們喫飯,但是如果我們不餓,還是想喫東西,怎麼辦?

我們知道過多的事物攝取會給身體造成負擔,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食材的豐富,不僅可以解決我們的身體飢餓的本能需求,還可以讓我們滿足其他方面的需求,比如解壓,我們會因爲生活工作壓力大去跟朋友大喫一頓而不是因爲我們飢餓。

所以我們需要控制飲食,即便是嘴巴寂寞,面對誘人的美食,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控制體重。這一點似乎是我們的主觀能動性方面產生的抑制力作用,也可以叫做“自律”。

作者在書中列舉了一些數據,讓我們瞭解,體重的生理控制其實是神經遞質、激素、外周化學和感覺因素,以及腦覈覆雜的相互作用下進行的。

除了這一點,作者還對“人爲什麼會肥胖”以及其他病理比如“神經性厭食症”和“暴飲暴食”做了比較詳細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分析。

揭祕人的動機無疑是很好令人興奮的,因爲它與我們的學習、工作、社交和身心健康息息相關。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動機驅動着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當我們能夠洞察人的行爲背後的動機時,很容易將其運用到各個領域並從中受益。

如果你也想不斷地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對人類動機本質存有強烈好奇心,《人類動機:行爲背後的七情六慾》是你最佳的選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