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幫助孩子瞭解人工智能的科普讀物

吳軍曾經說過,“在歷次技術革命中,一個人、一家企業,甚至一個國家,可以選擇的道路只有兩條:要麼加入浪潮,成爲前2%的人,要麼觀望徘徊,被淘汰。”

如何才能讓孩子成爲引領潮流的前2%?讓孩子也能理解人工智能?如何向孩子解說人工智能的基礎概念?

我們在三津村直貴所寫的《給孩子的人工智能通識課》裏,可以從掌握人工智能的10個關鍵詞,去搞懂人工智能的96件事,在書中以圖文並茂的方式給我們呈現了通俗易懂的闡述,讓我們能夠知曉人工智能究竟是什麼。

本書利用全圖像化step by step的方式完整拆解掌控AI時代的人工智能知識圖譜,幫助讀者從零開始認識人工智能,零基礎也可以輕鬆掌握。

01 什麼是人工智能?

對於人工智能是什麼,即便專家也很難達成共識,因此在我們的理解下,它基於我們的目標,也就是創造出能處理人類的一切工作,確切說它是具有人類智能的程序。對於市面上的人工智能大多數屬於弱人工智能,也就是按照程序運行的人工智能。比如我們所提及的全自動掃地機器人,聊天機器人等。

以“人工智能”爲賣點的各種產品和服務,比如 全自動掃地機器人,聊天機器人, 日本象棋機器,這些都只不過是研發“真正的人工智能” 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

02 人工智能可以派什麼用場?

瞭解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以後,我們再來看看人工智能到底有什麼用?爲什麼各國都在爭相發展它?

事實上,即使對普通人來說,人工智能也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比如手機語音助理,羣聊機器人……未來,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還將進一步擴展。

例如,我們可以用人工智能監測犯罪行爲,甚至預測犯罪,及早發現行爲鬼鬼祟祟的人,或者犯罪事件頻發的地帶,將這類事件扼殺在萌芽狀態,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安全;

此外,未來也會出現人工智能駕駛的汽車,它可以識別紅綠燈和各種標誌,還有行人和周邊車輛,免去了長途司機疲勞駕駛的風險,類似“小悅悅事件”等駕駛員疏忽導致的悲劇,也將大幅度減少。

總之,未來是人工智能的時代,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應用於智能助理、財務顧問、醫療診斷等諸多領域。瞭解這些領域,我們就能把握市場風向,先人一步,做好行業轉型,及時調整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

03 人工智能可以完全取代人嗎?

對一些人來說,人工智能是福音,對另一些人來說,人工智能可能是噩夢。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未來,機械式工作會逐漸消失,被人工智能取代,那些只會做重複工作,缺乏創造力、應變變力的人會逐步被淘汰。另外,不會用計算機、不會上網、甚至不會編程的人,可能都很難適應以後的社會。

但是,人工智能雖然擅長日常重複性勞動,卻不能勝任藝術和創造性工作。另外,作者也提到,因爲機器沒有情感,人工智能也不適合參與醫療、福利、教育等需要與人溝通的工作。

因此,在這兩個方面有天賦、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抓住機遇,好好培養自己的能力,將來這些很可能會成爲人們的主流職業。另外,在“雙減”政策的推動下,素質教育也必然會成爲未來的教育重心所在。

在這個機會與風險並存的人工智能時代,我們能做的唯有與時俱進,增加自己的硬核本領。

正如羅素所說:“邏輯推演的能力終將被機器取代,但綜合應用情感和理性的能力,正是人類的尊嚴。”

讀完本書,你也可以找到以下問題的答案:

“爲什麼說計算機和大腦細胞的運作原理差不多?”

“阿爾法狗爲什麼能夠戰勝頂級職業圍棋選手? ”

“智能音響爲什麼能夠和你聊天? ”

“人工智能中經常提到的算法究竟是什麼?”

“機器人會取代人的工作嗎? ”

斯坦福大學提出,應當培養學習者的人工智能思維,即瞭解人工智能的運作方式、把自己和人工智能區分開來,並知道自己和人工智能如何協作。

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機器人與未來教育中心主任蔣裏曾這樣說:“我們有必要讓孩子提前10年到15年接觸到世界最前沿的科學技術,包括人工智能、機器人和設計思維,讓他們具備人工智能思維。這樣他們才能成爲引領未來的人才。”

所以引導孩子發展大數據思維,就是培養孩子迎接未來挑戰的關鍵能力,擁有大數據思維的他們,必定不會成爲被時代拋棄的人。本書不僅介紹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還提供了認識人工智能未來走向的視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