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七月一一追逐戴萍的光

戴萍是我認識多年的朋友。她不愛說話。善於傾聽。最早她寫詩,想用文字去表達這魔幻的世界。她喜歡旅遊,是那種自由自在的行走,她特別喜歡亞洲一些小地方,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度、尼泊爾的小村莊。她是獨行俠,隨走隨停,經常不經意在微信上傳幾張圖片。


戴萍有一雙善於捕捉的眼睛,她對光的敏感令人感嘆。有一年她約我去成都寬窄巷子喝茶,從下午一直坐到半夜,茶館中亭擺着一尊人高的佛像,我們就坐在佛像旁邊。傍晚的斜陽、夜色中的燈光,分時段盡現佛的婀娜。戴萍一邊和我說着話,一邊不經意用手機記錄着她視線中佛的身影。一般人眼裏,不就是一尊木質佛像麼?攝影師的眼中,每一片光都賦予佛像不一樣的內涵。

這些年,藏傳佛教在內地的影響逐漸擴大。許多善男善女,對來自高原、西部的認識不斷深化,甚至入迷。形成繼民國(1925年)第一波“留藏學法團”以後新的浪潮。藏人對宗教的認知和虔誠的信仰,令持無神論稱唯物的內地人感嘆不已。其次,高原的藍天白雲,夏季牧場一望無際的草原,豪邁的騎手,多情的牧羊女,讓所有喜歡攝影的人找到了心目中的影像天堂。

這是一個展示美、發現美的西部世界。

很多年前,我曾經做爲一個攝影記者,把無數的鏡頭和膠片貢獻給了雲南大地,那時的鏡頭,多以人物爲主,侷限性很大。在我心中,始終有一個夢想,留下高原變幻莫測的光線,搞過攝影的都知道,爲了搶佔機位,等待光線,攝影人得起早守黑,忍肌挨凍,吃盡苦頭。

所以,當我看到戴萍偶爾傳到微信朋友圈的照片,總是愛不釋手,反覆欣賞。現徵得戴萍同意,把她上個月在四川阿壩地區的攝影作品,選擇一部分刊登在我的公衆號上。

戴萍使用尼康D850和富士X100的相機。以下的照片主要是尼康D850,使用鏡頭有16一35 ; 24一70 ; 70一200 ;200一400。

對於光的認識,她說光在哪裏,就是鏡頭的指向。











未完待續。歡迎留言、歡迎轉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