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打卡】第173天/有效教養

放學歸來,孩子第一句常說的話往往是“媽媽呢?”哪怕直接面對的是爸爸。爲什麼呢?分明父母對孩子都是滿滿的愛啊!爲什麼我們得到的回饋不等同?

很多育兒書上會教我們如何教育孩子,比如不能養成月子裏一直抱孩子的習慣,比如多久給孩子喂一次母乳,比如分牀睡……科學與教養之間是否一直是相交而不排斥的?萬一我們走的是平行線,教養孩子這段路又不可逆,是不是成了很大的遺憾?

“這孩子就不會說話,這孩子不會走路……”偶遇一羣人,同齡的孩子也成了一羣被對比的羣體。看着別人家孩子似乎總比自己家的優秀,內心會不會給自己的孩子貼標籤?我的孩子就是比較沒有別家孩子優秀!倘若如此,咱們的微表情如果被孩子捕獲,TA的內心會多受傷?

我含辛茹苦,TA卻視而不見,我養的是冤家還是孩子?我們爲孩子付出是爲了孩子更好的成長從而不再需要我們,還是爲了他在依戀我們的同時,要懂得同理心的應用,也要爲我們的付出買單。孩子若是“看不見”我們的付出,會不會覺得心傷?

上面這些問題,《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裏面有比較不錯的答案:

>> 教養髮揮作用,需要三個要素:有需求的依賴者、願意承擔責任的成年人和孩子對成年人的正常依戀。

>> 教養首先是一種關係,而不是一項需要習得的技能。依戀不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行爲,而是一種需要建立的關係。忽視關係,就看不見行爲背後的真正原因,當然也會變得迷茫與焦慮。

>> 標籤掩蓋了問題真正的癥結,導致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被看見。父母評估孩子的行爲問題時,如果忽略了潛在的依戀關係因素,就很難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案。

>> 教養的一部分,就是要接受“孩子不把父母的付出當回事”。一切都源於依戀。

>> 教養的一部分,就是要接受“孩子不把父母的付出當回事”。我們之所以覺得付出是值得的,是因爲孩子對我們表現出了喜愛,願意和我們保持聯繫,想和我們更親近,而不是因爲期盼他能感恩我們的付出。

>> 教養的基礎,是孩子願意關注我們,願意聽我們說話。

>> 孩子是不是總想和你在一起,甚至晚上也想和你睡一起?甚至孩子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父母的一方?

我終於明白爲什麼孩子總把我排在第一位,因爲我從不願意強迫他、也不願意刻意去“改造”他,喜歡給他更多的自由時光予以支配。而且我很少爲了讓孩子看到我的付出而說一些讓他“看見”的啓示語,但是我嚐嚐能收到孩子的擁抱和在乎。

我不喜歡給自己的孩子“貼標籤”,成長路上每個人的軌跡都不同,媽媽的信任是孩子最大的底氣。所以我願意看見更多美好的成長,期待更多的成長,但是不願意揠苗助長,也不願意與人對比。所以,這樣的心境給了孩子一點兒輕鬆吧。

可是我留給孩子一起玩的時光很少,必須檢討!陪伴,有很多種,我希望自己給予孩子的陪伴質量更高一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