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說自話】第208天/從《城市24小時》裏收穫到了……

今兒寫一篇地理教學思考類文字《城市24小時:武漢》。

看了央視頻兩期《城市24小時》紀錄片:鄭州和武漢。內心其實挺失落的。

鄭州這一期,主要講述了:

交通(火車站、航空港);基於便捷交通發展起來的二七廣場服飾批發商業。

胡辣湯、燴麪飲食文化、服裝物流、戲曲、考古、醫院等服務業內容;

城中村城市改造讓人略有些希望;

工業部分的二重奏最讓人難過:棉紡織廠—紡織工人(人口遷移);富士康車間、機械、沒壓力也沒希望。因爲棉紡廠和富士康代工廠都是低端產業。

第二期武漢,亦爲中部城市,可是它的張力和生命力那麼清晰。過早、宵夜的飲食文化;層次性明顯的交通;濃郁荊楚文化;高新技術產業區光谷;江湖之地的豐饒可見一斑。

同位華中大城市,武漢被譽爲1.5線城市,時時處處透着希望與生機。鄭州卻只能在自己的世界裏努力掙扎尋找出路……

人與地的關係在這兩期尤其引發我的思考。河南是中國人口大省,卻是廉價勞動力的聚集地,成就的企業是棉紡、富士康等勞動力導向型產業。湖北武漢也是人口大市,但是她卻是擁有120萬大學生的人才聚集地。人才與高技術產業的相輔相成,如此明顯。

每座城市都有它的性格特點。我在思考,如果讓我去評價西安、洛陽、新安,我又能說些什麼呢?

城市的發展,就像一家人過日子,各有特色,也各有自己的無奈。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對居住在城市裏的人的影響很大很大。

就像在鄭州富士康流水線車間的年輕人和在光谷創業的年輕人,同爲年輕人,他們的視界、內心、追求、願望大不相同……

居住在小縣城的自己,無形中就會落入舒適圈而不自知,慢慢的磨掉自己的鬥志,模糊自己的夢想,想想真可怕。

新年,讓自己更清晰吧!這一刻,我突然覺得這兩座城市分居1、2期,着實有它的道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