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打卡】第170天/我們都想被看見

昨晚嘗試了一段三人板羽球,躍躍和爸爸一個組,我是一人防守組。近球躍躍接,遠球和偏球爸爸接。他們二人把我打的落花流水。每成功得分,孩子都自豪歡喜,整個小臉神采奕奕。

他不喜歡輸,只要開局出現0:3就會很不開心。初始我不理解,不就是打球嗎,有什麼大不了?昨晚後來我和小康對戰,成績出現0:3時,真的心情很不好,比分拉大,內心不舒服,一來是那股自信心被摧毀,還因爲心態不穩感覺到體力也不支。

暑假基本都在每天一會板羽球的室內運動中走過,卻只有昨晚,我理解了孩子因輸球帶來的挫敗感而心情不佳。

很多時候,和孩子相處,不是高高在上的以大人的身份去指導或者要求,把自己降下來,真正的去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同理心帶來的共情可能就是“看見”的一把鑰匙。

昨天又一輪送書活動。上午十點佈置,班主任會議結束男士們就開始搬書,豔陽高照、汗流浹背。那羣勇士愣是把那麼多包書變成了一個個協作組陣營的小山。

送書點,烈日下,分書,幾百次的彎腰、分揀。一不留神手被劃了一條血道,無所謂!班主任接學生、登記信息,我們把書送到學生手中是關鍵。

口渴難耐,鄧子遞來那瓶水太甜了!也是第一次和C說那麼多話,亦是性情中人呢。過去三年,我都沒和C說過如此多的話,一次活動,讓我感覺他亦是容易親近之人。

Z主任總結髮書活動中積極配合,甘願努力的隊友們,我的名字在其中,那一刻心情是好的。原本並不是爲了被看見而去辛苦,只是因爲發書這事兒確實重要。“被看見”是存在着了吧……其實,大家都一起很努力的……但是心情真的挺好的。身處一個團隊,被看見,是很開心的事兒。

今兒讀的《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這本書,給我最深的感觸是:誠待孩子的每一次親近的“邀約”,不論是自己的孩子還是學生,只要願意,一定要看見。讓關係問題不再成爲問題。感恩成人世界裏的每一次“看見”,因爲看見,感受存在,持續努力。善待每一個走進自己生命的人,不瞭解的時候不要刻意疏遠,成人的關係問題或許就是一句主動的問候、一次真誠的共事兒。


精華摘錄:


父母和孩子一旦關係出了問題,孩子的行爲得不到有效的迴應,內心不被看見,就很容易出現對抗和拒絕父母的行爲。

孩子不會因爲父母生養了自己,就自願服從父母的管教,不會因爲父母的這重身份,就自動認可父母擁有管教的權力。

行爲問題的背後,幾乎都是關係問題。

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的家。有了家,他們纔有底氣去闖蕩世界;有了家,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們纔能有所依靠;有了家,他們纔會獲得靈感的源泉。世界上任何的教養技巧,都彌補不了依戀關係的缺失。

放手與獨立,並不是矛盾的。孩子當然需要獨立,但獨立需要有兩個前提:要在父母的教養任務完成之後;而且,獨立的目標是讓孩子做自己。

身爲父母,應該看見:你要處理的不是一個行爲問題,而是一段關係問題。

·依戀關係是一切社交關係運轉的基礎,忽視這一定律,會讓各類關係都陷入困境。即使是家庭,一旦缺少依戀關係,也不能稱之爲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