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第170天/我们都想被看见

昨晚尝试了一段三人板羽球,跃跃和爸爸一个组,我是一人防守组。近球跃跃接,远球和偏球爸爸接。他们二人把我打的落花流水。每成功得分,孩子都自豪欢喜,整个小脸神采奕奕。

他不喜欢输,只要开局出现0:3就会很不开心。初始我不理解,不就是打球吗,有什么大不了?昨晚后来我和小康对战,成绩出现0:3时,真的心情很不好,比分拉大,内心不舒服,一来是那股自信心被摧毁,还因为心态不稳感觉到体力也不支。

暑假基本都在每天一会板羽球的室内运动中走过,却只有昨晚,我理解了孩子因输球带来的挫败感而心情不佳。

很多时候,和孩子相处,不是高高在上的以大人的身份去指导或者要求,把自己降下来,真正的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同理心带来的共情可能就是“看见”的一把钥匙。

昨天又一轮送书活动。上午十点布置,班主任会议结束男士们就开始搬书,艳阳高照、汗流浃背。那群勇士愣是把那么多包书变成了一个个协作组阵营的小山。

送书点,烈日下,分书,几百次的弯腰、分拣。一不留神手被划了一条血道,无所谓!班主任接学生、登记信息,我们把书送到学生手中是关键。

口渴难耐,邓子递来那瓶水太甜了!也是第一次和C说那么多话,亦是性情中人呢。过去三年,我都没和C说过如此多的话,一次活动,让我感觉他亦是容易亲近之人。

Z主任总结发书活动中积极配合,甘愿努力的队友们,我的名字在其中,那一刻心情是好的。原本并不是为了被看见而去辛苦,只是因为发书这事儿确实重要。“被看见”是存在着了吧……其实,大家都一起很努力的……但是心情真的挺好的。身处一个团队,被看见,是很开心的事儿。

今儿读的《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触是:诚待孩子的每一次亲近的“邀约”,不论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学生,只要愿意,一定要看见。让关系问题不再成为问题。感恩成人世界里的每一次“看见”,因为看见,感受存在,持续努力。善待每一个走进自己生命的人,不了解的时候不要刻意疏远,成人的关系问题或许就是一句主动的问候、一次真诚的共事儿。


精华摘录:


父母和孩子一旦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

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生养了自己,就自愿服从父母的管教,不会因为父母的这重身份,就自动认可父母拥有管教的权力。

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

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家。有了家,他们才有底气去闯荡世界;有了家,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才能有所依靠;有了家,他们才会获得灵感的源泉。世界上任何的教养技巧,都弥补不了依恋关系的缺失。

放手与独立,并不是矛盾的。孩子当然需要独立,但独立需要有两个前提:要在父母的教养任务完成之后;而且,独立的目标是让孩子做自己。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你要处理的不是一个行为问题,而是一段关系问题。

·依恋关系是一切社交关系运转的基础,忽视这一定律,会让各类关系都陷入困境。即使是家庭,一旦缺少依恋关系,也不能称之为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