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讀書打卡之十二

第十二章    家裏和教室裏的愛與歡樂

【摘抄】

1. 正面管教的首要目標,是讓大人和孩子都能在生活和他們的關係中體驗到更多的歡樂、和諧、合作、分擔責任、相互尊重和愛,我們往往忘了這個目標,並依據恐懼、對孩子的評判、期望、指責、失望和憤怒來行事。然後我們還奇怪爲什麼會覺得生活如此痛苦。

2.若想讓我們和孩子的關係中避免偏離能體驗到愛、歡樂和滿足的軌道,需要牢記三個提醒:一、我們做什麼永遠不如怎麼做更重要;二、把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三、有時候,我們必須反覆學習同一件事情。

3. 我們行爲背後的感覺和態度會決定我們怎麼去做,言語背後的感覺通常能最明顯地從我們說話的語氣中表現出來。

4. 如果大人不能把“把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這個原則運用於自身,就會立即偏離愛、歡樂和積極結果。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的大人要讚揚自己,而不是痛責自己,因爲有太多的父母和老師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5. 大多數大人的用意確實是好的——他們只是想教導孩子更加尊重別人。問題是,當我們反擊孩子的行動時,我們自己卻用不尊重的行爲(我們的不良行爲)想教給孩子尊重別人。在反擊孩子的行動過程中,我們一心要(沒經過思考)通過責備、羞辱和痛苦讓孩子爲其行爲“付出代價”,卻沒有考慮這對孩子的長期影響。如果考慮了,我們就不會那樣反擊了。

6. 有多少父母曾經說過:“你還要我再說多少遍?”這些父母如果不理解其答案很可能是“一遍一遍又一遍”,他們就會失望和沮喪。通往愛與歡樂的道路,不僅包括要承認我們會犯錯誤,而且要承認我們會有一遍又一遍地學習的機會。這是學習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7. 要踐行這本書中的育兒工具,愛和歡樂的態度是最重要的,而且這有助於發現每一件事情積極的方面。每一件事如果你願意尋找積極方面,那就一定不難找到。

8. 每個孩子都想成功,每個孩子都想和別人有良好的關係,每個孩子都想有歸屬感和價值感。當我們能牢記這一點時,我們就會先假定做出不良行爲的孩子無辜。我們就不會認爲孩子是在給我們找麻煩,我們會假設他們想要得到積極的結果,只不過他們不知道該怎麼達到這個目的而已。

9. 表達我們無條件的愛:孩子們需要知道,他們要比他們做的任何事情都重要。他們需要知道,他們比我們生活中的任何物質財產都重要。

10. 孩子們在感覺更好時,纔會做得更好,沒有什麼事情能比無條件的愛讓孩子感覺更好的了。

11. 大多數父母沒有意識到,當他們運用懲罰時,並不是在愛孩子。有些成年人可能會想:“我小時候遭到了懲罰,我現在不也挺好。”然而,如果當初允許他們從錯誤中學習,他們現在會不會比“挺好”更好呢?

12. 非懲罰的養育方式並不意味着“放過”孩子的錯誤行爲,而是意味着在一種支持和鼓勵的環境中幫助孩子探討他們的選擇所帶來的後果,從而使孩子能夠從中學習,並持續成長。

13. 當你感到你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有障礙,造成孩子對你的敵意和不滿時,就用“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用過之後,你和孩子就都會感到被理解了。這四步驟即:一、表達你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二、表達同情而不是寬恕;三、和孩子分享你的真實感受;四、讓孩子專注於解決問題的方法。

14. 這本書中教過的所有概念都有助於孩子培養責任感。如果大人一直替孩子們做他們能做並且應該自己做的事情,孩子就學不會責任感。

15. 對自己要有同情心,並且從錯誤中學習。繼續愛自己、愛生活。有了愛的態度,事情往往就會好轉起來。

【感悟】

1. 當父母和老師過於關注孩子的不良行爲,以至於眼中沒有了孩子,孩子眼中也就沒有了自己。所以,任何時候都要記得,孩子永遠比“問題”重要。

2. “和善而堅定”和“無條件的愛”結合起來會有多麼強大的力量!在沒有指責或羞辱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之後,專注於問題的解決方法就容易多了。

3.正面管教與完美無關,運用了正面管教的原則不能保證完美,但必將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帶給你們更多的歡樂和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