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親密關係》:愛自已,擁有一生的親密關係 一、理解過去,找到親密關係的原罪 二、建立健康的邊界,是親密關係的基礎 結語

知乎上有個獲贊高達1.3萬的問題“你對你的婚姻生活失望嗎?”

在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比如是什麼決定了你將擁有怎麼樣的親密關係?如何增進或修復親密關係?如何才能擁有溫馨永恆的真愛?還有單身人士最爲關心的,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心中所渴望的“真命伴侶”?

不論你遇到什麼樣的親密關係的問題,在這本《一生的親密關係:探索自我,勇敢去愛》一書中,通過深刻的剖析自我,找到親密關係問題背後的真相。

本書的作者亞歷山德拉·H.所羅門博士是美國西北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傑出的婚姻與家庭治療師,臨牀心理學家。

她的心理學課程“建立愛與持久的關係:婚姻101”廣受好評,她也是一位暢銷書作家,她的作品常被美國的《健康雜誌》、《大西洋月刊》以及《赫芬頓郵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一生的親密關係》一書彙集了亞歷山德拉·H.所羅門博士20多年婚姻與家庭治療的經驗,通過20節充滿智慧的課程,將親密關係的祕密一一解釋出來。

一、理解過去,找到親密關係的原罪

我們每個人每天所看到的東西,會受到從小被灌輸的各種約定俗成的觀念、信念、標準、價值觀等影響,也就是說,我們只看到我們想看到的東西。過去與我們同在。也就是說你的當下是由你的過去塑造的。

出生時的那張白紙上,是由原生家庭畫的,我們所有的認知都由此而來。

因此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連接方式,很有可能就是我們與親密伴侶的連接方式,往往我們都會愛上和我們父母非常相似或者全然不同的伴侶。

在電影《生活殘骸》中一個小女孩與她的妹妹坐在汽車的引擎蓋上,她們的父親爲了向孩子們,更好的解釋自己即將與媽媽離婚的事實,讓他們跟着自己一遍又一遍的叫喊:“一夫一妻制真是不切實際!”小女孩長大後不再相信感情。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從父母之間的相處之中,以及父母的一言一行中獲得很多關於愛的知識。我們在童年時期消化的大部分關於愛的信息,會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日後的行爲。

因此當我們有親密關係問題出現的時候,先審視一下自己的原生家庭,探索自己的過去,從過去的模式中改變過來。

電影中的小女孩最後意識到自己原生家庭的烙印,並從中走出來,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伴侶。

二、建立健康的邊界,是親密關係的基礎

周國平曾說:“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這個距離意味着對他人獨立人格的尊重。”

邊界是“你”和“非你”之間的空間,也就是說在你的世界裏的人,與你本人之間互動的空間。在設定邊界時,可能會在無意之間讓別人失望,但是要勇敢地邁出這一步,因爲這是愛己與愛人的前提。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爲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登門檻時要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更順利地登上高處。

爲了避免自己被這種登門檻效應所裹挾,就要有自己的心理底線,也就是要有自己健康的邊界線,並且堅持原則。

就像畢淑敏說的那樣:

要學會和我們的父母親密無間,傾聽而不唯命是從;

和我們所愛的人脣齒相依,緊密而不混淆;

和我們的孩子亦師亦友,慈愛而不包辦;

和我們的朋友,相知而不逾界。

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探索過程當中,設定好自己的健康邊界,當健康的邊界線保持穩定時,你和你的伴侶就能維持各自的能量,親密關係也會更加牢固。

結語

作者在本書中從自我反思、自我意識、自我表達和自我延伸4個維度,詳細闡述了關於親密關係中出現問題的原因和方法。

作者要求我們從自我的角度去剖析親密關係,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們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反映自己的內在,當外邊有任何東西觸動我們的時候,記得要往內看。

《一生的親密關係》一書就是讓我們剖析自我,探索自我,然後勇敢去愛,並且解決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的出現問題,值得一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