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你会想念中餐吗?

或许当你看到这里,仅仅这篇文的第一句话,你已经有答案了。

我也有了我的答案,不会。


“走之前多吃点这些吧,到那想吃都吃不到。”

“国外的中餐馆会很贵吧,赶紧吃国内的”

“走啊,吃火锅,到那就吃不到啦”

“学几道中餐吧,到了国外就能养活自己了。”

......

这些在我看来很荒谬的话,成了我出国之前听到最多的,或者说全部关于“食物”的话题可以引出的内容

同时,也是所有和我讨论这个话题的人认为的理所当然

每句话都看似合情合理,只是他们都建立在了一个其实并不成立的默认条件下:

我吃不到中餐会浑身难受。




不管是我的同辈还是老一辈,我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会那么离不开中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知道这样说是否贴切。但是“中国胃”这个说法固然存在。更何况喜好是每一个人的事情。再者,相伴了几十年,都会有感情。

这样一来,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个“中国胃”,好像成了无一例外的事实。

他们也很难理解,突然转变饮食方式到另一种体系,怎么可能适应呢?

其实,我也不理解,为什么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接受着新观点、新知识、面对新情况的每一个人,却始终刻板地认为人只能接受一种菜系呢?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老家在山东海边,且被家里的饭喂胖了快20年,接触中餐必然比其他菜系多。

我呢,不挑食,有偏好,口味独特。

而大多时候,也觉得自己的对食物的喜好非常“双标”。

厌倦白米饭的平淡,但难以抵抗飘香的炒饭和煲仔饭

煎饼果子豆浆油条,北方小吃无一不爱。只是记忆里不太喜欢豆汁

不喜欢”皮包馅“类食物的繁琐,但深爱生煎和小笼包

馄饨是长大以后才有点好感的,但对抄手一见钟情这事自己也不理解

喜欢川菜湘菜或更高级的所有辣,但对油避而远之。恨不得跟不粘锅锁死,此后滴油不沾。

对螺蛳粉榴莲臭豆腐都爱得深沉,却丝毫受不了所谓山西人最爱的醋

也似乎只有面条是最爱——喜欢它的所有做法。

这就是我,在对中餐的认识这方面没得说。仅仅在中餐里爱的食物就必然比恨的多几百倍,只是多少偏点心。

我要是减肥,那除外。我说“不爱吃”,意思是“卡路里高”。当然这属于极少情况



这样的我,在喜欢的菜系上,可以像刚刚那样列出一大沓

但内心里渴望的生活方式,不过是菠菜沙拉和金枪鱼三明治,炒蛋和培根,煎鸡胸肉和牛肉肠,火鸡肉卷,贝果和奶油芝士,一杯热咖啡。

在国内,不过是路过赛百味时随手打包的三明治,选什么肉,看当时心情

是星巴克每一次新出的佛卡恰和蘑菇馅饼,饿了能吃一个,就是极大的满足

是每一次看着繁琐的日程表,想到中午可以毫不费力的快速啃一个鸡肉卷,很安心。

是想到晚上可以吃一顿牛肉沙拉,顿时觉得胃里轻松了不少。

为了去吃一顿brunch而早起一点点,好像永远是一件值得的事。

在国外,是路过食堂给自己打一碗沙拉,想着放点什么来达到色彩和营养的双平衡

是早上打开冰箱,还能看到昨天打包的金枪鱼三明治

是超市里直接买来半成品的肉和菜,反正一定是付钱那一刻最想吃到的



是在早餐时间走进食堂,被煎肉肠扑面而来的香气拉满的幸福感,舀一勺炒蛋相佐,是这一天最美好的开始。

炒蛋、培根和一杯咖啡即是心满意足,坐在窗边,让早上变成一种小美好。




我不是没有“中国胃”。我也常常一定要喝热水,泡茶,吃不下油腻的汉堡,不喜欢番茄酱。

但我想,这和我喜欢的生活方式不冲突

好像在我看来,中餐是一种仪式,是团聚,是温暖。我并不排斥。

但那些在很多人看来敷衍、不正经的简单的西餐,于我而言才是生活,是向往,是每一天得到的很简单的幸福。



我也知道还是会有很多人,出于关心对我说,就这些能吃饱吗?

同理,那天我把室友做的各种菜发到朋友圈,包括西红柿炒蛋煲仔饭手抓饼炒菜花等等等等。本来只是想秀一下神仙室友和记录宿舍生活

然而长辈们的评论都顺着同一个风向标:在国外还能吃到这些,我们就放心了。

我想我很能理解这句话,回复他们的也都是“很好吃,放心吧”

只是在我看来,值得放心的,难道不应该是 我在一种新的生活环境下,享受着最符合那里的生活方式吗?

或者简单来说,我最喜欢吃吃简单西餐的生活,而我来了纽约,发现这种生活方式刚好属于这里

相较于 如果我人到了国外却一味的只追求中餐,然后四处寻找食材后得到了满足,我想还是前者更可持续一些。

我们常说,出去上学啊,要努力适应那边

那么适应,与其说是不断寻找传统方式带来的安全感,不如说是把自己融入新的生活。

我想我很幸运

新的生活方式,刚好就是我认为的安全感

所以,请你们放心好啦。我吃的饱,吃的很好。因此而很幸福,这些不是说说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