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你會想念中餐嗎?

或許當你看到這裏,僅僅這篇文的第一句話,你已經有答案了。

我也有了我的答案,不會。


“走之前多喫點這些吧,到那想喫都喫不到。”

“國外的中餐館會很貴吧,趕緊喫國內的”

“走啊,喫火鍋,到那就喫不到啦”

“學幾道中餐吧,到了國外就能養活自己了。”

......

這些在我看來很荒謬的話,成了我出國之前聽到最多的,或者說全部關於“食物”的話題可以引出的內容

同時,也是所有和我討論這個話題的人認爲的理所當然

每句話都看似合情合理,只是他們都建立在了一個其實並不成立的默認條件下:

我喫不到中餐會渾身難受。




不管是我的同輩還是老一輩,我完全可以理解爲什麼他們會那麼離不開中餐。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知道這樣說是否貼切。但是“中國胃”這個說法固然存在。更何況喜好是每一個人的事情。再者,相伴了幾十年,都會有感情。

這樣一來,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有個“中國胃”,好像成了無一例外的事實。

他們也很難理解,突然轉變飲食方式到另一種體系,怎麼可能適應呢?

其實,我也不理解,爲什麼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斷接受着新觀點、新知識、面對新情況的每一個人,卻始終刻板地認爲人只能接受一種菜系呢?


作爲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老家在山東海邊,且被家裏的飯喂胖了快20年,接觸中餐必然比其他菜系多。

我呢,不挑食,有偏好,口味獨特。

而大多時候,也覺得自己的對食物的喜好非常“雙標”。

厭倦白米飯的平淡,但難以抵抗飄香的炒飯和煲仔飯

煎餅果子豆漿油條,北方小喫無一不愛。只是記憶裏不太喜歡豆汁

不喜歡”皮包餡“類食物的繁瑣,但深愛生煎和小籠包

餛飩是長大以後纔有點好感的,但對抄手一見鍾情這事自己也不理解

喜歡川菜湘菜或更高級的所有辣,但對油避而遠之。恨不得跟不粘鍋鎖死,此後滴油不沾。

對螺螄粉榴蓮臭豆腐都愛得深沉,卻絲毫受不了所謂山西人最愛的醋

也似乎只有麪條是最愛——喜歡它的所有做法。

這就是我,在對中餐的認識這方面沒得說。僅僅在中餐裏愛的食物就必然比恨的多幾百倍,只是多少偏點心。

我要是減肥,那除外。我說“不愛喫”,意思是“卡路里高”。當然這屬於極少情況



這樣的我,在喜歡的菜系上,可以像剛剛那樣列出一大沓

但內心裏渴望的生活方式,不過是菠菜沙拉和金槍魚三明治,炒蛋和培根,煎雞胸肉和牛肉腸,火雞肉卷,貝果和奶油芝士,一杯熱咖啡。

在國內,不過是路過賽百味時隨手打包的三明治,選什麼肉,看當時心情

是星巴克每一次新出的佛卡恰和蘑菇餡餅,餓了能喫一個,就是極大的滿足

是每一次看着繁瑣的日程表,想到中午可以毫不費力的快速啃一個雞肉卷,很安心。

是想到晚上可以喫一頓牛肉沙拉,頓時覺得胃裏輕鬆了不少。

爲了去喫一頓brunch而早起一點點,好像永遠是一件值得的事。

在國外,是路過食堂給自己打一碗沙拉,想着放點什麼來達到色彩和營養的雙平衡

是早上打開冰箱,還能看到昨天打包的金槍魚三明治

是超市裏直接買來半成品的肉和菜,反正一定是付錢那一刻最想喫到的



是在早餐時間走進食堂,被煎肉腸撲面而來的香氣拉滿的幸福感,舀一勺炒蛋相佐,是這一天最美好的開始。

炒蛋、培根和一杯咖啡即是心滿意足,坐在窗邊,讓早上變成一種小美好。




我不是沒有“中國胃”。我也常常一定要喝熱水,泡茶,喫不下油膩的漢堡,不喜歡番茄醬。

但我想,這和我喜歡的生活方式不衝突

好像在我看來,中餐是一種儀式,是團聚,是溫暖。我並不排斥。

但那些在很多人看來敷衍、不正經的簡單的西餐,於我而言纔是生活,是嚮往,是每一天得到的很簡單的幸福。



我也知道還是會有很多人,出於關心對我說,就這些能喫飽嗎?

同理,那天我把室友做的各種菜發到朋友圈,包括西紅柿炒蛋煲仔飯手抓餅炒菜花等等等等。本來只是想秀一下神仙室友和記錄宿舍生活

然而長輩們的評論都順着同一個風向標:在國外還能喫到這些,我們就放心了。

我想我很能理解這句話,回覆他們的也都是“很好喫,放心吧”

只是在我看來,值得放心的,難道不應該是 我在一種新的生活環境下,享受着最符合那裏的生活方式嗎?

或者簡單來說,我最喜歡喫喫簡單西餐的生活,而我來了紐約,發現這種生活方式剛好屬於這裏

相較於 如果我人到了國外卻一味的只追求中餐,然後四處尋找食材後得到了滿足,我想還是前者更可持續一些。

我們常說,出去上學啊,要努力適應那邊

那麼適應,與其說是不斷尋找傳統方式帶來的安全感,不如說是把自己融入新的生活。

我想我很幸運

新的生活方式,剛好就是我認爲的安全感

所以,請你們放心好啦。我喫的飽,喫的很好。因此而很幸福,這些不是說說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