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讀書,來不?

你有多久沒有認認真真地讀一本書了?

不知道讀者朋友們的回答會是什麼樣子的。我自己的情況呢,在日本工作的前四年,我幾乎就沒有認認真真地讀過一本書。

後來發現自己的焦慮情緒,開始尋找答案時,先是利用上下班的路上,午休時間,在各種學習app上聽講座,聽書,聽別人用20分鐘講解一本書,然後自己就會覺得,我終於靜下心來認真讀書了。而實際上,僅僅是滿足了自己的“讀書”的數量的滿足感而已,真正留下的,很少很少,更別提能給別人講解和介紹讀過的書了。

在備考東京大學以及進入學校學習後,我終於開始靜下心來讀書。是的,這種讀書,是自己一個字一個字的認真閱讀,做筆記,並且還會組織讀書分享會,在交流中分享自己讀書的感悟和收穫的讀書。

通過這些方法來讀書我才覺得,書中的某些內容,會真真切切地影響到了我,會給我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我纔開始真正實踐學習到的內容。在我看來,有輸入也有輸出,能理解並且還能解釋和分享書中的內容,這才叫做真正的“沉浸式讀書”。

根據美國學者埃德加·戴爾提出的“學習金字塔”理論,以及美國緬因州國家訓練實驗室發佈的“學習金字塔”報告來解釋的話,上述的“沉浸式讀書”,其實就屬於學習中的主動學習層次。


人的學習分爲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兩個層次。被動學習,比如聽講、閱讀、視聽、演示,這些活動對學習內容的平均留存率爲5%、10%、20%和30%。而主動學習,則可以通過討論、實踐、教授給他人,將被動學習的內容留存率提升到50%、75%和90%。


讀書也是一樣,也有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之分,像我之前工作時一度沉迷的聽書、尤其是聽別人去講解一本書,那就是完全的被動學習,能夠留下的內容和收穫也許只有5%左右。而在自己讀書的過程中,如果可以同時進行回顧和總結,思維導圖的歸納,再加上及時的實踐以及讀後感的分享、交流和溝通,那收穫一定與自己聽書和單純的看書完全不同。

在這個黃金的九月和十月,我和真真、倩倩兩位朋友想邀請大家來一次美妙的沉浸式讀書之旅。我們選擇的書籍是:《斷舍離(心靈篇)》。這本書不僅僅用生動的事例講解了斷舍離這個概念,同時將斷舍離哲學應用在了人生的各個領域之中。

“爲什麼你總是扔不了東西?”

“爲什麼你總是減不了肥?”

“爲什麼你總是脫離不了困擾你的人際關係?”

如果你有類似的人生疑問,歡迎加入我們,來一次沉浸式讀書之旅吧。

讀書時間:每週三或週六,共八週。北京時間8:00-9:00,日本時間9:00-10:00。(一週兩次,可選擇其一參加即可)

讀書內容:每週一小時,一起接力朗讀書籍,切切實實地去“讀”書,並且還會在一起討論朗讀的內容,輸入與輸出同時進行,及時分享感悟,進行交流。

讀書方式:zoom線上會議室。


下週三,9月8號,將是我們的第一次沉浸式讀書之旅的開始,期待你的加入。(當然,週三沒空可以9月11日週六來,內容一致)

感興趣的朋友們,歡迎評論!與我們一起,開啓一次真真正正的讀書之旅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