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四年後,我到底爲什麼要考研?


工作四年後,我到底爲什麼要考研?

今天的推送,是一篇舊文分享,寫於2021年9月14日。

之前有很多小夥伴都問過我,既然已經工作了,爲什麼還會去考研究生?也有一些朋友說,特別佩服我重返學校的勇氣。

是啊,我也問過我自己這樣的問題,在確定要考東京大學的教育學碩士時,我經歷了一段低谷期,也就是在那段停薪留職的休息期間,我找到了我內心真正的答案。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工作四年後,我到底爲什麼要考研。

在東京大學讀了快兩年的碩士課程之後,我想回顧一下自己的考研經歷,也想重新回到初心,思考一下自己爲什麼要讀研。

倪說我聽的老讀者們應該知道,我是大學畢業後,先在東京工作了四年才考的研。當時選擇申請東京大學的教育學碩士課程,起因其實很簡單,因爲我在當時的工作中找不到工作的意義,覺得每天自己都跟流水線上的機器人一樣,日復一日做着自己並不感興趣的事情。(鏈接:我得了一種叫不上班就會好的“病”)

後來,在自己身體出了“報警信號”,休職的那一個月中,我從自己曾經7年的志願者工作的經驗中,包括跟身邊的朋友、前輩、老師們的交流中,我意識到自己對小朋友們的教育很感興趣,我回想到自己在做志願者時,跟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光十分幸福,所以,我想在之後的人生中,做跟教育相關的事情。

再加上,我其實一直有考研的計劃,沒有在大學四年時直接選擇保研,其實是因爲不知道自己想要繼續深入研究的內容是什麼,所以選擇先工作再說。所以當我意識到,自己的未來想做跟教育相關的事情後,很快地,我就決定要讀一個教育學的碩士。

再後來,我瞭解到日本的保育學專業(也就是幼兒教育),然後查了一些論文和資料,發現了一個自己很喜歡的老師,她叫秋田喜代美。她寫的跟保育相關的書籍,不僅特別有趣,而且讀起來特別的溫暖,讓我感動到流淚。一個研究學者,可以寫出這麼溫暖又易懂的文字,這讓我十分敬佩也十分好奇。當我知道,秋田老師在東京大學的教育學研究科任職時,爲了成爲她的學生,我選擇拼一把,在六個月內備考東京大學的教育學碩士考試。

後來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就是我幸運地合格了,如願以償地成爲了秋田老師的學生,也十分走運地成爲了她在東京大學帶的最後一屆碩士。(今年4月,秋田老師已經從東京大學退休,成爲榮譽教授,目前在日本的學習院大學繼續任職教授。)(鏈接:我是如何考上東京大學教育學研究生的?)

時間就這樣,轉眼就到了還有半年就要畢業的現在。如果讓我重新思考爲什麼要讀研這個事情,其實我想說,我當時的想法確實有些太“天真”了。

爲什麼這麼說呢?

進入大學院之後我發現,其實碩士在這裏並不簡簡單單是一個學位,在日本,修士課程(碩士課程)也叫做博士前期課程。沒錯,從這個稱呼上大家就會明白,碩士課程,僅僅是步入博士課程的一個過渡階段,僅僅是成爲一個研究者的路途上的一個小小的路標而已。

碩士的兩年時間,更多的是爲了培養一個能夠獨立研究的研究者的習慣,爲了可以在接下來的博士生涯中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明確自己的研究目的,成爲一個在獨立在某一領域中持續深挖的研究學者。

所以想想我當初,僅僅是爲了轉到教育行業,僅僅是爲了多瞭解一些幼兒教育的知識才來讀研的,這個想法確實很“天真”。

不過,因爲有好奇心,因爲對不同領域的知識“求知若渴”而選擇讀研的朋友也不需要覺得很受打擊。在這個終身學習的時代中,在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選擇繼續深入學習,都可以選擇讀碩士,讀博士。因爲如果是對知識充滿渴望的話,在讀碩士和讀博士的過程中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

話說回來,如果僅僅是爲了一紙證書,爲了一個學位,爲了所謂的“敲門磚”去讀研的話,請在選擇之前好好思考,不管是兩年還是三年的時間,把這些時間和精力,花在了自己並不享受也不喜歡的事情上,是否值得。研究中的枯燥乏味,大量的閱讀和實驗,日復一日的重複,是否真的可以堅持住。

讀研,或者說取得碩士學位,其實並不是一個目標,而是一個充滿“荊棘和鮮花”的過程。當充滿好奇心的你,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前行後,就會遇見那個一定會到達的遠方。

這是我的經歷。寫在臨碩士畢業半年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