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红楼梦(10)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上回讲到金荣在闹学堂事件中受了气,回家里越想越气,越想越想不开,什么想不开啊?他在想秦钟跟他一样,不过是贾家的亲戚,为什么待遇不同啊?就因为宝玉护着就可以目中无人,就因为他与宝玉好,有了错也不能让人说?

他这里嘟哝着,他母亲连问带劝地让他安分读书,说是再找个这么好的学校就难了,而且薛蟠一两年还要给他这小弟七八十两银子。有时,我在想金荣闹这么一出,是不是跟薛蟠有关啊?香怜揹着薛蟠跟秦钟私会,金荣是不是要替金主大哥薛蟠鸣不平啊?

金荣听着劝,为了自身利益只好忍气罢了,正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可巧这天金荣姑妈贾璜的妻子来了,贾璜妻子璜大奶奶是个寡妇,家里有些小产业,但是开销不了,平日还得巴结凤姐尤氏,靠他们资助些。就是这样的处境,璜二奶奶听了闹学一事,她的反应不是宽慰,将事情化解,她要做什么呀?她要去尤氏那里评理。金荣母亲就拦着,生怕儿子的学途受影响,可哪里拦得住这位贪名逐利的璜大奶奶。

璜大奶奶到了宁府,却不敢高气,远不像来的时候那般气势。为什么呀?“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将来还得靠着人家呢!我们看到红楼梦里有许多个这样的脸谱,人前人后是不一样的。在金荣母亲,她似乎比人家高一等,唱着高调要来问罪,真正到了宁国府就怂了。

妯娌间嘘寒问暖一阵闲话后,璜大奶奶开始要说了,但她是不是直接就说呢?不是,她先抛出了个话引子,问秦钟的姐姐秦可卿怎么不见?言外之意是我是长辈,她是后辈,应该要来见礼。璜大奶奶趁着这个时候就把闹学堂这事给说出来。可她如意了吗?甚至连闹学堂的事都不是从她口里说出来的。

听了璜大奶奶问,尤氏又说了什么?原文有一大段的话,概括起来三个意思:

1、秦可卿的妇病重,我们的礼一概不用来见

2、秦可卿这儿媳妇好,讨长辈们喜欢,不能让她受任何委屈

3、昨天听到兄弟受欺负,心思重的秦可卿病又加重了。

读完这一段,我们就觉得非常有趣,璜大奶奶抛出话引子似乎不仅自己没用起来,反而让尤氏将了一军,她还能说什么呢?这么个在贾府地位的人还得罪得起吗?得罪了秦可卿不就是得罪整个贾府吗?以后还得靠着贾府救济呢!如此只好忍辱,转怒为喜,灰溜溜地去了。

贾珍这时也进来了,贾珍去见了冯紫英,说起了秦可卿得病一事,冯紫英就给介绍个医生叫张友士,讲他学问渊博,医理深厚,断人生死,评价很高啊!贾珍就写名帖去请,名帖就是现在的名片,古时候请人、见人都用名帖。尤氏听了,心中甚喜,终于有救了,由此有引出了另外一条线:后日是贾敬贾太爷的生日。贾敬不知道还记得吗?在第二回我们有说过,抛下一大家子去道观修仙的那位。儿子贾珍要去请他回来摆酒过生日,这老爷子肯吗?不肯,出了那个家门就不再进了,他要贾珍做些什么?刻写他注的《阴鸷文》,《阴鸷文》是一篇讲因果报应的文字,劝人为善,这里交代给贾珍去做,也是大有深意。

随后,尤氏让贾蓉去办筵席一事,贾蓉刚出去遇着了去送帖的小厮,张友士张太医来了吗?没有,来不了,他拜了一天客,为儿子捐官的事奔波了一天,没力气了,明儿来。读到这一段话,有时我就在想,张太医拜了 一天客,在这京都中不该最拜会下贾府吗?是没有门路吗?冯紫英是不是他求的搭桥牵线的人?

到了第二日,这张友士果真就来了贾府,接待的人是贾珍,俩人互相客气一番,张友士便去看秦可卿的病了,带他去的人是秦可卿的丈夫贾蓉。这个时候贾珍按礼是不方便陪同的。


来到了贾蓉的房中,见了秦可卿。以前在跟朋友说到这里的时候,有人就问,古时候诊病不是不能看到女人吗?得挂上帘子,甚至还有些医生用线搭脉。其实,出阁的是可以,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不方便被看见,但是未出阁的女子是一定不能被看见的,以免影响声誉,嫁不出去。

按照中医的诊治步骤:望、闻、问、切,张太医这时候该问病症了,贾蓉也要告诉他了,可张太医为了显示自己的医术高明,他要先把脉,在说病症,看是不是能对应起来。

张太医诊断出的脉象是怎样的呢?病症讲的准确吗?不得不说这位张友士还真是了得,将中医理论讲得是头头是道,他讲了一大段,我归纳一下:

1、左手的寸脉(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三部主管身体内部各器官反应)沉重,主管的心气虚弱,左手的关脉微弱,主管的肝血亏。

2、右手的寸脉细、无力,肺虚,右关脉不强劲,是因为它主管的脾被肝火克制。

3、综合病症:心虚生火,肝木盛火,致使脾土克制,肺经气分太虚,人表现出来的就是经期不调,头晕出汗、精神不振、不思饮食等等。

这些都是符合中医理论知识,所以我们不得不佩服小说家曹雪芹渊博的知识,同时也让我们现在写文字的人认识到杂学的重要性,什么学问都得知道一点,说不定就用上了。

张太医说了这些,旁边的婆子就忙说对了对了,就是这样,有医生说是喜脉,有人说病,有人说怕冬至(怕冷),你是医学专家,给个准话。

张太医继续开始炫技式地把病源给找出来了,这个病源是什么:经期不调久不治给耽搁住了,早用药啊早就好了,还有就是忧虑过度,导致的经期过晚。

张太医接着给写了个药方,说吃了他这药方,睡得着就有五分治,熬过春分就好得了。

药方:

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土炒 云苓三钱 熟地四钱 归身二钱酒洗 白芍二钱炒

川芎钱半 黄芪三钱 香附米二钱制 醋柴胡八分 怀山药二钱炒

真阿胶二钱蛤粉炒 延胡索钱半酒炒 炙甘草八分 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 红枣二枚

贾蓉聪明没有再细问,送走张太医就拿来脉案和药方给贾珍看,贾珍觉得好,秦可卿或者有救了。秦可卿真的能好吗?

最后谈谈:

我想第十回也有很多争议的东西,因为这与秦可卿的死亡之谜挂上钩的,当然这也与曹雪芹删除“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有关。

首先,我想先谈谈秦可卿的脉案。有人问: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呀?张太医说得合情合理的。可是,我把这个脉象发给我学中医的朋友看了,他是从没有看过红楼梦的。

他马上就告诉我说这是个数脉,月经不调导致的气血两虚。我就好奇啊,这样简单的一个脉案为什么让那么多医生诊断错误啊?

于是,我就又问他是不是这个脉象跟喜脉很像,他说细脉是滑脉,脉像跟珠子一样滑动,完全不一样的。

我还是想总有什么跟怀孕有关的吧!后来,他告诉我这个脉象跟产后或者滑胎后一样。我这才恍然大悟,抛去政治原因不谈,秦可卿治不好的命不就这儿了吗?

接着,说说药方,对于药方说法太多了,我简单的归纳了几点:

1、药方与秦可卿的病不符,太补了,药下得太重,秦可卿体弱,承受不住,像胡庸医给晴雯开的药方一样。

2、暗语:(一)圣主云:令熟地归身,白少串供,黄氏先赴胡山。朕言至鉴。

(二)圣主云:孰胜?败凶?其谜。初三揕,延之。见早。

3、药方对症,但是呢?秦可卿养不住病,劳累过度,受气而亡。

当然了,对于药方暗语还有多种,对于药方的解析也还有多种,我只是列举一二,不知道你看了你支持哪种说法呢?或者又有哪些有见地地解析!

对于我来说,我更愿意相信最后一种,什么原因呢?我在后面十三回再跟大家谈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