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篇

营销项目进入了一个很怪异的境地,一个营销总监,一个事业部长,二者不和。当然可以说他们之前一直就不对付,根源因有二个,一个是部长能力还不够,不懂销售业务上的事,管理上经验也不足,加上平时喜欢抢功与推责与员工。这个可以理解,一个有事业心的人,想证明自己,怕自己的地位不保。而销售总监呢,因为觉得他啥也不懂,但又经常跳过自己(包括销售人员)与客户(经销商)直接做了销售上很多事的决策,导致打乱了业务人员工作节凑,同时让经销商觉的这些业务没什么用。

加之一次周会与我们项目组沟通一些人事问题时,打开了会议系统,让一些不应该公众出现的话题示众了,让总监下不了台面。总监觉得被出卖了,背判了,所以就成了一个非我即他的局面。

一开始我们有点儿慌了,因为这二个人要不和,那项目肯定无法推进下去。后来跟段老师询问,段老师说,这也是一种好事,刚好可以把项目目前处在的这种恶性循环中(表面承诺好,事实出工不出力,事情没做到位),本来还想要设计一个局来破目前的局,现在自动出现了,不用我们费心力去设计。这个也是段老师说的,总有会解决办法的,这个是信念,所以他很从容。

后来段老师来到了项目上,晚上我与倪老师和段老师一起吃饭,在汇报了项目的情况后,段老师说,我们陷入了企业的人事斗争中, 这个是做咨询最忌讳的,我们一定要定义好自己的边界,因为我们不是做人力资源项目。那么项目的边界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教我们的方法,不对人做预设,而是不管企业用什么人给我们来配合做这个项目,我们都教他,这个源自对自己的系统的自信,这个源自信念——世界是简单的,一切问题都是有解的。

另外讲了一个沟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最好不预设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而是要去求证,实地面对对求证。比如说,老林,我最近感觉到您对我有敌意,比如说刚才讨论时你....,是不是这样的呢?还如,张三,最近有三次迟到了,让我觉得你是不是对工作不上心了。当面求证,而不是猜,同时也让他们直说。因为猜测永远都只是假设,不是事实。

段老师说,解决人的问题,就是要制造冲突,制造冲突让人把内心的真正想法与需求爆发出来,这样才好采取对应的措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