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感言/孫志明


【這是恩師孫志明老師在微信裏隨感而發的文字,我複製過來,用來留存。85歲的恩師,現在已經很少寫文章了,故值得予以記錄,加以重視。】 


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國第37個教師節。老朽撫今追昔,激情難抑。

在1994年我被評爲我縣第一個省“特級教師”後,1995年第11個教師節,又被推薦當了“全國優秀教師”,獲證書、獎章和千元獎金。而後,又相繼被評爲市“十佳教師”和“名師”。

隨着改革開放,我這個“文革”中被打成“牛鬼蛇神”和“現形反革命”的普通教師,徹底改變了命運,不但在教學上取得了成績,受到表彰和嘉獎,還當了縣政協副主席和市政協委員。

我家有從教的傳統,曾祖孫煥是晚清“貢生”,幼時家貧,發憤讀書,學成後私塾授業,一生教出52個秀才。

學生們感恩老師,籌款給他蓋了5間磚房。

光緒27年去世後,學生給他墓前立碑,大門掛匾(藍底金字“品重珪璋”)。曾祖把宅院命名“積玉堂”,把書房題名“玉清”,是在追求美玉般的品格。

曾祖在鄉里口碑很好,事親至孝,民國九年縣誌,把他編在“孝行”之首,去世後,靈牌被恭放“鄉賢祠”。

曾祖是遠近聞名的教師,據傳,縣長過其門,曾下轎“拜望先生”,當時我家竟成了名噪一時的“北關孫家”。

曾祖和我有幸當了不同時代的“名師”,這是國家和社會給我們的榮譽,希望我的家族後人能受到啓發和激勵。


後記:恩師孫志明的隨感類文字,這些天讀了兩篇,都是在微信朋友圈裏。

一位長者,畢生專注於教育事業,培育弟子無數。

在雄安容城縣當地,孫志明老師是德高望重的人,很受大家的尊重。有的家長因孩子而知道了孫老師。

孫老師的一女一兒,都沒有子承父業從事教育。也許,這是命運的安排,不做老師反而過的更好,不像孫老師那樣一生清貧。

生活,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條摸索着顛簸前行的路。

我們所祈盼的幸福,我們所編織的夢想,在現實之中不斷的調整,猶如大海的波浪,連綿不斷又此起彼伏。

每個人所走過的路,所遇到的人,所經過的事,都是“悲欣交集”的滄桑內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