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傳》——從江戶開始的故事

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從中可以看出它的抱負。

——埃羅.沙裏寧

東京奧運會閉幕,我也終於讀完了這本《東京傳》。

人們說,理解日本,從讀懂東京開始。而東京,從江戶時代開始。

傳說,諸神之戰時,女神化爲魚身,以魚爲媒介,引導地上的領主在一個平凡山丘上,建造一座堡壘,命名爲“江戶”。

村落羣橫跨隅田川,荒川,江戶川三條河流,這些河流最終在東京灣匯聚入海。

有漁民曾經在隅田川發現過一尊極大的觀音佛像,人們相信,這裏是神靈保佑之地,日本最古老的寺廟淺草寺就誕生於此。

江戶城建立的時候,講究風水,在城市的東北角和東南角各建一個寬永寺和增上寺,是爲了防止邪氣迸發。

1590年德川家康的到來,把江戶從一個小漁村發展爲繁華城市,日本也因此進入長達250多年的幕府時代。


與世上所有說一不二的城市建造者一樣,德川家康擁有一個工程師的思維方式。

江戶時代由此開啓,德川家康對水利的運用,對基礎設施的建設,使當時的日本社會成爲世界上有史以來管理最完善的封建社會之一。

然而都市的繁華背後是動盪。比如豐富的水資源有時也會帶來災難。隅田川在正常年份裏一年會發兩次洪水。它的洪流把沿岸地區變成了發臭的泥沼。這樣的自然環境下,這裏爆發大規模傳染病也就不足爲奇了。

德川家康一生做了許多推進江戶歷史進程的舉措,也定下許多不平等的制度,最終於1616年逝世。

17世紀50年代,江戶擁有近50萬人口,成爲日本最大的城市。

這是有着燦爛文化的時代,江戶時代的版畫,淨琉璃木偶和存於出光美術館的江戶名所圖屏風展示着當時的社會風貌。




由於江戶的建築都爲木質結構,所以極易發生火災。其中最爲著名的是“明歷大火”,1657年1月18日的這場火災摧毀了江戶三分之二的建築。人們稱這種週期性的火災爲“江戶之花”。

火焰在某種程度上也與佛教概念“浮世”密不可分。它描繪了生活短暫無常,充滿悲傷的一面。

江戶時期,人們深諳詩句的微妙,比如松尾芭蕉留下詩句“扇攜富士風,送禮回江戶。”這時的江戶時代也是文學發展的時期。


幕府將軍德川綱吉在任內頒佈了“生類憐憫令”,“遊郭”盛行,江戶在發展,同時也加速了它的衰退,到了後期,由於閉關鎖國,民怨四起,德川幕府在1867年被倒幕派推翻,江戶時代就此落幕。

江戶歷經數度災難,疾病,霍亂洗禮,1868年,明治天皇將江戶改名東京,且遷都東京。

東京是一座數次遭遇毀滅性破壞又重生的城市。書中細數東京歷經的數百年風雨,穿梭於東京的過去,書寫了這座城市如何應對自然災害、戰火焚城等種種災禍以及這些災難最終如何成就了東京對自我的重塑。僅僅這一本薄薄的書當然裝不下東京的歷史,但卻以一種奇妙的方式觀察這座城市,從中可以瞭解不同時期東京的政治環境、經濟發展、社會風氣和生活百態。不只是歷史,更是生活。

讀着這本書,想起岡本太郎在《傳統即創造》中寫到:

“再沒有哪個國家的人和日本人一樣,明明承受着傳統的重量,卻在生活中迷失了方向。”

覺得再貼切不過。

就像本書這位旅居日本的英國作者所說:“讓這座位於世界極東處的都城生生不息的是永恆的生滅無常。”

東京經歷的過往,就是它的故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