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路人

世間原來還有這樣一羣人,他們以24小時營業的快餐店做爲落腳點,蹭電源,蹭空調,蹭網絡,蹭洗手間,蹭喫喝,蹭過夜,他們就是“麥路人”。

名稱中的“麥”字,指麥當勞,也引申爲所有晝夜不打烊的連鎖餐飲店。

此情此景,何其相似,我在日本NHK電視臺出版的《無緣社會》中就看到過這樣的描述。

“無緣”在日語中是失去聯繫的意思,非常精準地點出了這種社會現象背後的癥結。

與故土失去聯繫,與親人失去聯繫,與工作失去聯繫,與社會失去聯繫,孤身一人,猶如孤魂野鬼在城市的邊緣遊蕩,既不想重返人間,又並未厭世離去。

新聞報道中提及,在上海繁華商業街的某家KFC的負一層,有好幾個流浪者長期盤踞。他們的行爲舉止挺有特點。

首先,這批人的年齡不是很大,基本都處於中年有勞動能力的年齡段,都是男性。

其次,他們不對餐廳的正常運作秩序造成干擾,不騷擾就餐顧客,不破壞餐廳整潔的就餐環境。有時還會順手幫店員做一下衛生,換得對方好感。實在餓了,也只會在顧客離去後,從剩下的餐盤裏尋找食物,有錢了也會付費購買最便宜的餐食。所以從店員到顧客基本上沒有對流浪者有過多怨言。

再次,流浪者們會使用店內的免費電源和網絡,用手機長時間上網。

由此看來,這樣的流浪者並未完全是那種街頭的無賴混混,有很大比例,只是希望獲得免費的食宿環境。記者有采訪一位東北來的大叔。他有簡單家裝的手藝,有人介紹工作時也會去做,甚至還有自己的落腳地,在晚上十點左右就會從肯德基離開。

那麼從店員到顧客再到網絡這頭的我們,難免會發出疑問,“他們爲什麼不工作?”採訪的記者看來也並未找尋到答案。被採訪的某位年輕男性在被問及爲什麼不去工作時,答曰“身份證遺失”。當記者表示可以幫助進行證件補辦時,被採訪對象卻連連搖頭拒絕。

所以這是一羣在精神上自我放逐的人?是與這個高速發展的商品社會格格不入的人?不管是哪一類人,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選擇瞭如今的生活方式,變化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無緣”也是在漫長的掙扎與無助的絕望裏產生。

對於這樣的安靜的自生自滅的“隱形人”,做爲讀者的我爲之感到遺憾,如果我們的社會救助機構能夠施以援手,如果我們整個社會能夠更加形成一種互助友愛的氛圍,被從高速運行的經濟列車上摔下來的“麥路人”纔會越來越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