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在《罪與罰》中煎熬

人類的縱軸上有多少個點能成爲歷史?都在史書上。其餘都是野史,是故事,是不相干的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談都不能談了,野史也不能存活,便堙沒在過時遷境中,能談的時候再也揀不出來,只留下成王們的豐功偉績。

但是讀小說不一樣。就算是最微不足道的人物,最寡淡乏味的故事,最荒謬無稽的情節,最麻木不仁的思想……總會在哪怕斷篇殘簡的字裏行間留下蛛絲馬跡。人們可以在那些殘山剩水中信馬由繮,可以在作手們各有千秋的跌宕起伏中沉湎瞎想,甚至可以懷疑一下被成王們粉飾後的歌舞炊煙,模糊一下他們想要留給後人的某種形象。即使算不上一小塊沉沙折戟,即使無心磨洗,一念而過也行,比如:拿破崙心律不齊、心動過緩,只有打仗才能使他自我感覺良好,神清氣爽。

如果上天愛搗蛋,讓無數生靈陪着它特別眷顧的病人玩戰爭,用滾滾人頭、湯湯血淚堆積他的無往不勝,並標榜其爲“非凡的人”,那麼放眼寰宇,就再也沒有什麼是荒誕的。至於彼得堡乾草市場內外骯髒、擁擠、狹窄的飯館旅館,貧窮、狹隘、勞碌的男女老弱,都被十八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伏特加澆灌得光怪陸離,寫一萬部小說也不成問題。

其實我費了很多力氣纔看完這部犯罪心理小說。每次讀上十來頁就喘不過氣來,長句長段極多,隨意延伸的可能範圍極廣,信息量極大,不歇歇不行。中間的壓抑、痛苦、焦慮、無奈、惶恐、孤獨、困惑……排山倒海般堆積在主角和讀者心裏,找不到出口:雖然拉斯科爾尼科夫已經找了一個真正的“人”索尼婭作爲傾訴對象,追隨她善良、博愛的信仰來使自己浴火重生。

尤其如此,現實才是絕望的:索尼婭花樣年華,得靠出賣身體接濟酒鬼父親、肺結核繼母和三個嗷嗷待哺的幼童。親人對她的疼愛和憐憫特別畸形:七等文官父親因困苦和愧疚逃崗偷錢買醉,醉了大聲訴說自己的困苦和愧疚,好受了便安心昏昏欲睡,睡醒了再直面困苦和愧疚……喝得家徒四壁;繼母沉醉在幻想裏,端着四等文官家大小姐的架子不放,衣不蔽體了還貪戀一枚胸飾;幼妹弱弟把她當作飢寒交迫世界裏唯一一束陽光……

至於彼得堡的鄉鄰們,他們不知惡爲何物卻嫉惡如仇:不管頭上有多少奸商毒賈土豪劣紳,不管他們多麼欺貧凌弱、天良喪盡,都沒有拿了黃牌的索尼婭討厭。他們竭盡辱罵苛責之能事,將她逐出家門。好像人類的不幸、恥辱和絕望都應該歸咎於她。

那麼沉重的問題靠索尼婭們解決,我感到全身發冷。在書中,有個樂善好施的斯維德里蓋洛夫,他妥善地安置了索尼婭一家,讓杜涅奇卡和拉祖米欣的幸福生活有了保障……但是他自殺了。他也許存在過,卻沒有未來。

不走尋常路的有錢人沒有活路,崇拜拿破崙的男主角無路可走,充滿活力的陽光男孩拉祖米欣靠打零工維持學業,善良美麗的杜涅奇卡靠天方夜譚般的遺產得了人生第一桶金,K林蔭道上有警察護送仍被胖先生尾隨的被欺騙侮辱的女孩杳如黃鶴,善良懦弱無底線的莉扎薇塔被綁在窮兇極惡的戰車上死於非命……那麼什麼是犯罪?哪些人該受懲罰?

事實是,市儈無賴盧仁們在大理院和律師事務所奔走,隨時向索尼婭們張揚着光鮮亮麗的莫須有的屠刀。奇怪的是,西伯利亞的人們倒正常些,他們中絕大多數人肯定沒有三千盧布作爲後盾,但他們活着。他們對索尼婭的喜愛和認可讓人心裏一寬。

在西伯利亞,男主角的熱病似乎痊癒了,不再是衆人的絕緣體。服苦役是虔誠的贖罪,監獄裏沒有傳說中的互戕,拉祖米欣和杜涅奇卡的奮鬥目標是遷居此地……那麼,被沙俄定罪並判刑懲罰的都是什麼人?

小說的結局很好,雖然不可思議。在充滿熱病和譫妄的彼得堡,罪與罰都特別亂糟糟。走過弗拉基米爾大道,便可以逃脫許多煎熬,甚至獲得新生。“非凡的人”猶如災難,還存在並將長期存在;對於平凡人來說,西伯利亞纔是希望的起點。

這是一個怪圈,不分人種、地域。但願有無數個起點,一個高過一個,最終叫索尼婭的父親視伏特加爲畏途,叫她的繼母鄙夷最璀璨奪目的胸飾,叫所有的兒童每時每刻都跟自己喜愛的人依偎在一起……《罪與罰》的使命大概如是:如果陀氏不認同,那就是我的私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