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鬼子眼里的永秀智库

余华在《文城》里曾说过:人生就是自己的往事和他人的序章。

时代的洪流推着每个人做出各自的选择,一个功成名就的名牌大学经管院院长,桃李满天下的二级教授,居然下海创业,居然还红红火火的成功,居然还创造了现象级的永秀智库。

一般当老师的人多不爱创业,是因为职业养成的性格,比较耐得住寂寞。或者待遇越来越高,加上两次长假,环境优越,稳定性好,不是失去了斗志就与事业和谐了,毕竟教师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但是,真正有创业想法的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现今几个响当当的创业大佬也都是教师出身,如新东方的俞敏洪,新希望的刘永好,还有互联网大亨某云。大家可不要忘了,他们都是只当了几年老师,由于各种原因出来创业,具体什么原因这里不能说,也许大家都懂得。更何况他们年轻力壮有资本输得起,最后也是经过大浪淘沙与资本的堆积才有的今天成就。

白永秀老师可不一样,以他的资历与贡献,完全可以一直干下不退休。别人退休后搞个什么协会当个会长,或者练个书法,写个自传什么的,悠哉悠哉。或者到长江商学院继续当教授,说不定还能与王石一样,遇到生命的火花,岂不乐哉。

白老师本来就是陕西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为了一心一意创业,辞去会长当名誉会长。他到现在也没有退休,而是辞去经管院院长去创业,这需要什么样的勇气大家是可想而知的。

放着舒心的日子不过,非要去创业。曾经有位商界大佬说过,创业就是找抽,就是找各种不舒服,关键时刻你还得扛得住。


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一次与白老师交流,你的创业动力到底是什么,别人是无路可走,没饭吃才去创业,你又何苦?

老师笑道,我天天讲企业家精神,我都没有经营过企业,凭什么跟学生讲企业家精神;我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我更知道我失败了意味着什么,我一定要亲自去实践,并且要带领大家一起创业成功。多么斩钉截铁,多么破斧乘舟,更是多么的死而后生。

最近恰逢永秀智库创业10年,智库公众号上也发了十几篇文章,各位创业者分别写出高大上的创业经历与感想,读来很受鼓舞,真是勇气可嘉啊。前些天还搞了不大不小的座谈会。据白老师说,内部员工座谈会,因为疫情没有邀请朋友参加。如果不是疫情影响,可能会搞比较大的规模。


二,道可道,非常道。


永秀智库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是一群优秀的创业者坚持别人看不见的付出。其实老师创业,也有他们的特质。一个好老师一定是有组织能力的,一个班级几十个人,什么风格什么水平的孩子都有,要步调和谐一致地向前走,老师一定要有统帅能力的。

白老师经常说,决定一个人高度的,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能力。一个严格要求自我的人,往往会努力将每件事都做到极致,也因此会有更多意料之外的收获。他坚持锻炼身体,真正做到说一不二。

有一次邵老师找他汇报项目进展,飞机晚点回来快晚上十点了,还坚持到俱乐部锻炼,一边运动一边听汇报。在时间管理上对自己也是苛刻到极致,高标准、严要求,正是这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群体的特质才造就了今天的智库。

在没有疫情之前,智库几乎每隔一个月举办一次沙龙,我经常参加沙龙并做为嘉宾分享过。沙龙主题与时俱进,智库老师都会参加。我发现很多老师除了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外,个个多是沟通高人。这也许是永秀智库的职业性质决定的,他们除每天传授知识,还与各类企业领导层打交道。长此以往,语言表达能力无形中得到提高,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然,老师们是有编制的,绝不会有打工者的委屈,更不懂做老板创业要经受多少更大更多的委屈。

雷军说过,“说实话我觉得创业不是人干的,都是阿猫阿狗干的事情,作为一个正常的人绝对不会选择创业。因为你一旦你选择了创业,你就选择了一个无比痛苦的人生,你们的巨大的压力、困难、困惑,别人的不理解,或者别人的看不起,其实真正能走向成功巅峰的人是极少数,绝大部分的创业者都成了铺路石。”


三,墓志铭


李开复在公开讲座的最后,总会用一张醒目的 PPT 总结他自己的墓志铭。他告诉大家,找到自己使命感最好的方法,就是想想自己死后墓碑上会写什么内容,当时他的使命很明确,所以他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墓志铭:


李开复长眠于此

他是科学家、企业家

经过在多家顶尖科技公司的努力工作

他使复杂的技术

变成人人可用人人受益的产品


这段墓志铭成为他演讲的精妙收尾,激起了全国各地年轻人的雄心壮志。

白老师很享受成为成千上万名学生的人生导师,我相信他转型做“创业导师”可以证明自己的无私,更好地表现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园丁风格。

他利用粉丝众多的永秀公众号直接与同学们互动,向他们指导创业心德,并撰写一些公开信引领智库的核心竞争力。虽然他还是西北大学的教授,每周还有几节课,同时也是永秀智库的创始人,但同学们都称他为“永秀老师”,这称呼即饱含敬意又让人感到亲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鉴李总的墓志铭,我大胆的建议,白老师以后的PPT课件里也应该有墓志铭,它的内容可以为:


白永秀长眠于此

他是热心的教育家、企业家

在中国崛起的时代

他通过授课、创业和演讲

帮助了许多年轻学子

他们亲切地称呼他“永秀老师”


重声明:本文为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




              何崇秋 2021,9,4于古长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