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考公考編

網絡上有句開玩笑的話:宇宙的盡頭就是考公考編。疫情後,進體制內似乎成爲了更多人的選擇。原本高校的畢業生可能會更多地去大廠或是選擇創業公司,現在也有很多選擇在畢業後選擇一個城市(可能是上學的城市或是家鄉),然後考公或者考編。

記得前幾年,還有人對於北大畢業去當初高中老師這個話題進行討論。現在卻會發現,即使是清北,也有很多人選擇體制內,而非像原本人們理解的去做研究。

其實這樣的現象,即越來越多優秀的人進入體制是一件挺好的事情。一位朋友在杭州做初中地理老師,她說她來的那年還好,第二年(去年)有很多985畢業的研究生也會考編。一方面,是因爲不確定性增加;另一方面,教師的待遇也的確在不斷提高。

今天剛好看了扇貝昨天的“寶藏同學”板塊,有關一位從業22年的教師。看到她對於教育的熱情,以及對自身專業成長的追求,深感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也逐漸意識到,作爲“教師”這兩個字的重要意義。

這不是最後的選擇,也不是爲了“鐵飯碗”,或是穩定,更多的還是要出於熱愛。唯有熱愛,不論是做什麼職業,屬於自己而言,纔是最好的選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