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歲月(九十八)

                                     第十一章  單幹 (十一)

十天過去,天氣逐漸轉涼,頭頂上大雁開始一波一波向南方遷徙,它們打着招呼,相互照應着,晝夜不停一直向南飛行;天蠶絲也不時從天空飄落,一根根長短不一,隨風遊蕩,有的掛在了樹枝上,有的落在地面上,還有的落在人的脖子上和臉上,癢癢的,很不舒服。

一夜北風驟起,地面上落滿了一層白霜,地瓜葉開始發黑,這正是刨地瓜的最佳時機。一天,李昌雲借來了一隻小木船,然後叫來陳清亮和李厚志父親兩個人一起過來去西坡白蠟園子幫忙刨地瓜。董曉麗和花花也去了,她們姑嫂兩人是負責收攏地瓜並擰土的。李昌雲負責往船上裝地瓜。這一次,無論你從事那個工種都必須小心翼翼,因爲這些地瓜是準備過冬喫的,不能有一點損毀,否則就會從掉皮或碰創的地方腐爛變質,尤其是李昌雲裝運地瓜更得是輕拿輕放。

經過一上午的緊張忙碌,半畝地的地瓜總算收穫完畢。李昌雲一共裝運了兩船,保守估計也有一千五百斤。這下好了,陳家有了這些地瓜一冬不光有人喫的,也有豬崽喫的。有了這些地瓜保證到了年關豬崽能長成大肥豬,把它殺掉後一家人可以過個肥年,再賣掉一部分豬肉家裏還會增加一些收入。

李昌雲看着院子裏堆起的一大堆地瓜高興地合不攏嘴,這是她有生以來見過的屬於自家的最大數目的口糧,心裏高興是肯定的。

今年地瓜能取得豐收(其實不只是地瓜,其他莊稼也是)着實要感謝老天爺,一年來莊稼既沒旱着,也沒淹着,雨水十分適宜,所以莊稼長勢良好。

董曉麗來到地瓜堆旁撿了一個最大個的反正看了好幾遍,真有點愛不釋手。她拿着的這塊地瓜足有四五斤重,這在窪坡地是極其少見的,也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不論誰看到都喜歡。

廚房裏花花也在忙活,她已經煮好了一鍋地瓜,院子裏早已飄滿了地瓜的清甜味道,人們胃口大開,紛紛走進廚房挑揀個大熟透的地瓜大口大口喫起來。由於地瓜剛出鍋,熱得很,人們不停地倒騰着雙手不住地哈着氣,喫相很不文雅。

陳清亮邊喫邊誇獎說:“清水哥家的地瓜真好喫,甜、香,真不錯!”

李昌雲說:“好喫就多喫幾塊,反正鍋裏有的是。”

就這樣一鍋地瓜還沒等到開飯時間就喫去了大半。

李昌雲笑着說:“這下好了,我省下了好幾個饅頭,也省了一些菜,沾光了。好了,都快去洗洗手,馬上就開飯了。喫完飯還有活幹,你們爺倆要幫我把芋頭井子再修理修理,我要把地瓜都藏進去,有了這井子地瓜這一冬就不愁喫的了。”

李老爺子說:“行行,這不難,咱們村會修芋頭井子的人有的是,我就是其中一員。你說要修多大規模的吧?裝一千斤還是兩千斤的?”

李昌雲笑着說:“也不需要多大,能裝下今年收穫的這些地瓜就行,大了也沒多大用。”

“也是。”李爺說,他又問李昌雲,“他嫂子,你家今年其他作物收穫也不錯吧?除去地瓜,比如玉米和大豆收穫怎麼樣?”

“也行吧,收穫了兩袋大豆,還有接近六百斤玉米,一年飯食估計不成問題。”

“那不錯!不餓肚子是我們莊戶人家最大的心願。”李爺說。

幾個人一邊喫飯一邊閒談,很快喫完了中午飯。李老爺子和陳清亮喝了兩杯水後接着便拿上工具去修理芋頭井子,兩人一直幹到天黑了才基本完工。

家裏的事先不說了,再說陳清水本人。自從他幫着給家裏積了幾堆土雜肥後幾個月了也沒有再回來探家,因爲他工作太忙,很難抽開身,再加又到了秋收季節,更是忙得不可開交。

這不,秋去冬來,眼看地裏的冬小麥已是滿坡濃綠,可 陳清水對各村的播種情況還有些不放心,他叫上小趙,打算去幾個鄉村走走看看,摸一摸冬小麥播種情況。

陳清水一連走了幾個村,發現有八九成土地都種上了冬小麥,除去各家留作秧苗的地塊以外 ,幾乎沒有閒地,這令陳清水很是滿意。他告訴小趙說:“小趙,你看今年的苗情不錯吧?那是土雜肥起了作用,以後老百姓能夠常年堅持漚制土雜肥,那就不愁莊稼長不好了,更不愁沒有好收成。農民種地爲了什麼?不就是想多打糧食填飽肚子嗎?想喫飽肚子那就得想盡辦法把地種好,好辦法有了  那就得把它堅持下來,這樣纔行。你說對吧?”  

小趙點點頭說:“對,鎮長說得對。”

兩人走過幾個村,很快便夕陽西下,晚霞染紅了西方半個天空。陳清水說:“明天又是個豔陽天,俗話說,火燒雲,熱死人。明天肯定驕陽似火,氣溫高得很。”

兩人說着話不多時便回到鎮駐地,剛走到大門口便看周大有火急火燎地迎了上來,一邊走一邊說:“陳鎮長,知道嗎?國家又發生大事了,我剛剛聽說解放軍已經出兵朝鮮與美國人交上手了,並且第一仗就取得了勝利。”

“是嗎?聽誰說的?”陳清水問。

“看看去呀,你的辦公桌上有報紙。今天上午你們倆剛剛走出大院郵遞員就送來了報紙,上面就有關於解放軍入朝作戰的消息,還有篇文章報道了我軍與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交手第一仗就取得了勝利的特大喜訊。彭大將軍真不簡單呀!”

小趙問周大有:“老周叔,你何時會看報紙,學會認字了?”

“我哪裏會認字?是郵遞員念給我聽的。”

陳清水說:“走,快去辦公室看報紙去。”說完大步走向辦公室。

陳清水拿起桌子上的報紙仔細看了一遍說:“這又是一場惡仗,美國人不同於蔣介石,它不光武器先進,還領導着多國聯軍,是塊硬骨頭,不好對付。不過也並不可怕,第一仗不是我軍就打勝了嗎?美軍也不過是隻紙老虎,外強中乾,不是解放軍的對手,更不是毛主席與彭老總的對手。我軍將士打了十幾年仗了,有着豐富的作戰經驗,更有着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誰都不是我們的對手。”

周大有說:“說得對。還有,我們是在家門口打仗,佔據着地利。而美國人遠隔重洋,各方面都不方便,他是沾不了光的,打敗仗的可能性是會有的。”

小趙問陳清水:“陳鎮長,抗美援朝是誰指揮的?”

“彭老總,彭德懷!”

“那沒有美國人的好果子吃了,彭老總最善於打大仗、硬仗。抗日戰爭時期的百團大戰就是他組織並指揮的,讓小日本嚐到了苦頭,這一仗彭老總也會讓美國人嚐嚐苦頭然後俯首認輸。”小趙說。

陳清水說:“美國人真不是東西,我們國家剛剛成立他就不讓我們過安生日子,把戰火燒到朝鮮,就是擺明了叫板中國,想把我們年輕的共和國扼殺掉。我們是絕對不會服這口氣的,必須拼命打敗美國佬。”

“哎,多事之秋,國內硝煙還沒有散盡,邊境戰火又起。我此時此刻真想重返戰場再與美國兵幹一仗,讓美國人看看中國人是不好惹的,解放軍更不是軟柿子,更不好欺負!”小趙說。

老周笑笑說:“去不了了,戰爭打不到那份上。我們目前的解放軍戰士就足夠用的,用不着再招我們這些退伍老兵參戰。假如戰爭打到那份上那就麻煩了。其實根本也不會有那一天。”

陳清水說:“好了,我們暫且不談戰爭,先喫飯,喫完飯還有更要緊的事要做。”

陳清水說完幾個人開始洗手準備去廚房打飯。(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