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带得走的财富

作者:毛正华

人们常会用“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劝说看淡钱财,淡泊名利。活在当下,享受生活,以免留有遗憾,或者是为了激励自己放手一博,即使失败也不足惜!总体意思是人生是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是不能带走任何东西的。

世上财富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这里要说的是个人的财富,大体上可分为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前者是无形的,后者是有形的。物质财富由金钱、动产和不动产等组成,要说还有人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可以作为资产的,但这与人作为根本财富的身体一样是无需复述的。

作为财富还有另一种形式存在着,这里不仅是指人生所经历的甜酸苦辣形成的精神财富,还包括你曾享有过的山珍海味、玉盘佳肴和各种美味从而 形成的有形财富。


把曾经享有过的美味也视为财富,这与上一代人的想法有差异的。那年代的人提倡的是“宁买贵东西用,不买便宜东西吃”。认为花钱买东西用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是聚财,而花费买了吃的就是浪费,是败家!是不会往“吃对身体有好处”,更不会往“人生在世应该品尽人间美味”这方面想的。这样一些观念上的差异当然是此一时彼一时的,是受时代影响的。

吃进肚里不是无形的,那是会转变成能量滋养身体的。“脂肥膏满”、“大腹便便”属于有形描述,其时,无论是自己抚摸还是外人的触摸,让人觉得是一种富态,是“腰缠万贯”的体现,是能用钱财量化的。

要说还有一种人并不“显山露水”,看上去体态并不发福,没有“腰缠万贯”的模样,但他同样曾尝遍人间至味,这同样不影响他对财富的拥有,唯其这样反更显水平。现如今富人不一定腆着大肚,穷人也不再骨瘦如柴,这类似于富人住乡下,穷人倒反住在城市一样,难有统一的标准。

把财富转换到吃上化在体内的好处在于:这种财富是可以随身携带的,无需仓库储存和保管,也就是说除去吃进肚里提供能量、营养身体外,而且再也不用担忧失去,是可以“入肚为安”的。

听说成都博物馆里的“猪坚强”终于走了。震前那猪是很肥胖的,这样想来肥胖对它能在不吃不渴的情况下坚持三十六天是不无关系的。而人在极端情况下,在同样的空间里,瘦子的耐力是比不得胖子的,胖人的脂肪积蓄犹如骆驼背上的驼峰,是较瘦人耐消耗的。

思路由此生发开去,假定某人的财富来源不干净,把它存在银行或买了其它资产,就有可能成为“财产来源不明”的目标指向,但把金钱转换成口福后,一是无须设法藏匿;二是这样一种财富是无法评估的,从而不用担忧被追责。当然,由于财富来源不正,从而挥霍钱财而满足口福也是有代价的,因为肚子容量有限,如果一味地胡吃海塞那也是会有报应的!

在肯定了吃进肚里也是一种财富,是可以与外在的有形财富等值,就有了进一步的问题需要探讨,而且这个问题似乎与时代无关,因为嘴仍是这张嘴,肚子仍旧是这个肚子,用字眼说叫做“吃的属性并没有改变”。 既然吃进肚里也是一种财富或财富的转换形式,那这样的财富存在的好处除了上面列举的,同时它还在改变着“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观念,这就是在“百年之后”是可以带得走的,不同于存款、股票、文物、房屋、名利、地位,那才是真正的身外之物,从而成为感叹所在!因此,这“另一种财富”又可以称之为“可以带得走的财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