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和職業教育的思考

關於教育,國家出臺的雙減政策,還有加強完善職業教育,是一個有機的系統,都是爲國家的整體協調長遠發展必須做出的調整。

      首先,雙減政策最終目的是讓教育迴歸本來的樣子,通過基礎教育加高考,篩選出誰當科學家,誰做工程師,誰又去做工人。這其實就是以前教育的本來樣子。實施教育的主體是學校和老師,而不是家長;學習的主體和動力在學生身上,而不是家長。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好的高興驕傲,不滿意的也接受,人生路很多。

    自從校外培訓機構資本化以來,中國的教育內卷嚴重,所有家長聽信培訓機構話,以爲自己的孩子,都可以通過培訓達到“考個好大學,有個好人生”的目標。但是實際情況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和愛好,每個家庭也有不同的情況,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去當科學家,國家也需要工程師和工人。而且每一個人都有它存在的價值,都值得被尊重。日本的匠人精神的匠人,就是工人層面的高人吧。

      而且好老師被培訓機構挖走,學校教育做的就很不踏實,政策的目的是爲了校內教育迴歸教育本來面目,教師行業真正成爲高尚的職業。這樣,家長負擔小了,焦慮少了,生三胎的政策也能落實了,國家長久發展也有保障了。

      關於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政策,也是我國現階段發展急需的。經常有招聘職業技能人才,月薪2萬,卻招不到人,中國的職業技能人才缺口太大了。

    學生學習習慣不好,成績差,考不上大學,甚至考不上高中,上職業教育,被家長社會甚至老師看不起,孩子失去對自己的信心。社會上就會增加更多的啃老族,巨嬰。就是被迫學習直至考上好大學的孩子,也不一定就不會作啃老巨嬰,甚至會有更嚴重的後果。

    職業教育學校的學生,也是人,前面由於各種原因學習成績不太理想。但是他們也都是願意有一個美好未來,願意爲社會和他人貢獻自己的價值,願意受人尊重的人。爲什麼當下看起來不是那樣呢?因爲他們沒有明確的目標。爲什麼沒有目標呢?因爲視野不夠開闊,看不到希望就沒有動力。一個人一但有了內動力,有了明確的人生目標,他就會變成一個積極樂觀的人,一個善良有益的人。

      所以作爲國家社會,學校老師,家庭父母,都要給孩子們提供支持,幫助他們開闊視野,發現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樹立明確的目標,至少要能給他們提供愛和尊重的支持,這樣他們也都能長成爲一個幸福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