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你不喜欢不看就行,何必自寻烦恼?

一个网友发来信息说:

“……我自从把书法作为爱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烦恼过。各种奇葩的书法家,动不动就说自己写的(丑书)是艺术、是对书法的创新,从不考虑这种创新会对书法爱好者造成何种影响。我不能请他们停手,也不能喊‘滚’!只得像在取款机前别人输入密码时下意识地把头转过去。……”

我十分同情这位网友,但是他的烦恼不光他一个人有。我以为书法这玩意,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算不上最有侵略性的。它不比音乐,只要声音一响,随着空气传播而来,不管你愿不愿意听,都会照直侵入你的耳朵。

书法,你不喜欢不看就行了,何必自寻烦恼,可是有的时候不看还真不行。据说有一书法教授在创作人体书法时,要求每个学生记住他写的什么字体、写了多少字、分别写在哪些部位,并将此作为考题。说到底这是个例外的情形。

书法家并不强迫观众瞻仰他的作品,也没有哪条规定说观众必须要看,只是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无论你想看或不想看,都会让你看到,也不管其作品是赏心悦目,抑或是令人作呕。

网友对书法家表示不满,那情形还不算严重。我曾听闻,四川某酒店的一位女服务员因看了一场书法表演,使她以后不敢再提及书法,别人谈及她都会色变。

据说当时北京来了一位书法家到她们酒店表演,她充当礼仪小姐,于现场端着茶水的托盘,忽然听到“嗷嚎”一声托盘掉在地上,玻璃杯摔得稀碎,茶水全都洒在了地上和她的鞋上,随之整个人瘫软在了地上。等她缓过神来,对一旁的同事说:“我从没见过这样的书法表演,书法家写字时还要惨叫。”这样的书法要比网友的情形严重得多。

“书法的眼睛”不是人人都有的,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也许我们就是缺乏这种眼睛。也许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好,使我们的这种眼睛,没有得到良好发育。

我记得上学那会,一次学校组织去看现代画展(所谓现代就是与传统不同的),到现场后就听那些作者介绍,“我这幅画是根据某某画的”,“我这幅画出于某某灵感”,当时我真想冲上质问他们画的是啥玩意,我是没看懂。

我最怕欣赏人体画,无论作者的技法怎么高超,总觉得与我们的文化相悖,有人和我说要用艺术的眼光欣赏,可我至今也没做到。别的门类的绘画,我都能接受,曾见过张大千的一幅写意《桃花源》,冷军的写实人物《小姜》,都觉得那是艺术,唯独人体画与我无缘。

冷军《小姜》

真正能欣赏的内行人都有艺术的眼光,手里摇晃着红酒杯,看到细节处会透过酒杯窥探,甚至由此会联想到诗和远方,这心情我能理解,但他付出的代价太高!他看了多少不愿看的画作才换取这一丝画作的陶醉!现如今,画的人少,看画的人多。

书法家也好,画家也好,都以高尚的德艺二字取胜,从不故弄玄虚,唯自然的笔触是多数人所能体会,坚挺的毛笔,柔软的宣纸,都是最简单不过的,所以缺少艺术修养的人,如一般学者,大学教授,行业专家,暴发户,富家千金、公子,都蜂拥而至,自以为是在欣赏艺术!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加深,我们的书法也在变化,从“古人学问无遗力”起以至于现在流行的奇葩书风,都是中国书法与西方某一级艺术的结合,有时西菜中吃,有时中菜西吃,将来会是什么样,没人知道。

我对书法做不了什么贡献,所以很坦然也甘心情愿地放弃欣赏的权利,当然除非某种巧合非我不到场不行时。至于网友所抱怨的书法家,在我看来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犹如我们住在铁路附近便不能不听见火车的声音,一开始晚上睡不着,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一个人闭门造车时,偶尔“嗷嚎”一声,我能理解,他遇到困难了,通过惨叫来发泄。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嗷嚎”,我则无法理解。“嗷嚎——嗷嚎——嗷嚎”一声胜过一声,声音是否能通九霄不知道,可吓人是真的,难道不“嗷嚎”就写不好字吗?

在原则上,凡是创新的书法,都应该宁缺毋滥。因为没有创新的书法,社会的发展不会停滞,况且还有传统书法在。而按其实,传统能够千年不衰,足见其艺术价值。

换个角度看看自然的馈赠,春来时万物复苏百花齐放,那河流,那山川,那田野……都是美景,即便十冬腊月,那雪压青松的景观也是美不胜收,何必去看那些让人烦恼的书法家、以及他们所创造的让人讨厌的流行书风呢?然而此中情趣,不足为外人道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