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漫笔——《徳充符》之九

“何谓德不形?”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 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哀公异日以告闵子曰:“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执民之纪而忧其 死,吾自以为至通矣。今吾闻至人之言,恐吾无其实,轻用吾身而亡 吾国。吾与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什么是“德不形”?孔子用水来比喻:“平者,水停之盛。”平静的水面才能映照万物,平和的心灵才能够包容。世间的纷扰,如果不从心上做功夫,那就会无休无止。正所谓境风吹识浪,因为我们习惯于用那个分别心、意识的心对待事物,心里产生诸多不平的情绪。

只有心如止水,才可以“为法”。自身保有冲和,一团和气在内,性德不流荡于外,不是去向人炫耀自己的德行,把道德当作准绳强加于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他者摆出一副不近人情的姿态。

真正的德行,是“成和之修”。德不是虚伪的去迎合,而是发自于肺腑,由自性显发出来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好比母亲慈爱自己的骨肉,是天性本具的德行,佛菩萨不舍众生,也是由照见万物同体、人我不二的诸法实相中生起了大慈悲心。

德不形于外,就不会咄咄逼人,强迫他人与自己苟合。有德的人,内心无比的涵容广大,古人常常比喻,君子之德有如大地,承载万物。天地生养着万物,但是万物没有觉得应该感念天地的恩情,尤其是我们人类,对天地只知索取,非但不知感恩,竟然还向天地倾倒无数的垃圾。真正的德行,是无形,是不言之教。天地不言,但万物不能离得了天地。

鲁哀公过了几天又对闵子做了一次自我反省。他说,从前我以为,治理国家就是要将人民的生计问题料理好,但是自从我听了孔夫子说到的“至人”,我于是反求诸己,不断地在找自身的不足,唯恐我没有真正的德行,轻率的做出什么事,导致国家的倾覆。我们再看一看现如今各个国家的政府,领袖们也同鲁哀公一样,重视民生,可是好多国家的人民却还是与政府渐行渐远,甚至是经常对立的。为什么会是这样?还是这个领袖的问题。

中国的历史上,也出了许多的明君,但是那些帝王难免“作秀”的嫌疑,要让后人说他是个仁政爱民的圣人。清朝有过一个康乾盛世,有学者就曾经研究过那一段历史,说其实这个所谓的“盛世”,是粉饰的太平,那个时候人民饿死的不知多少,而且乾隆特别喜欢搞点文字狱,又害死了很多人。我们把历史一路读来,才感觉到今天这一代人是真正的有福报。能够生在中国,学习到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些文化,这是最幸运的事。看看现在,全世界都在这场瘟疫肆虐之下,很多国家已经是民不聊生。我们中国人团结起来了,相信我们的政府,不离不弃,我们中国有德之实,不惧怕任何风浪。

最后,哀公说他和孔子不是君臣的关系,而是“德友”。我们听说过“笔友”、“网友”,这里庄子别出心裁,创造了一个新词。什么算是“德友”?用自身的德行互相砥砺,在道业上共同精进。修行人千万不可以有嫉妒心,同修之间的嫉妒是很可怕的。达摩祖师被人下毒六次,这都是同道嫉妒心所致。尽管不是同一个法门,同一种宗教信仰,你的“意底牢结”和我的ideology不同,也要互相尊敬,没有轻慢诽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