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句」何時忘卻營營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

蘇軾在《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中這句話,翻道盡了人間無奈。他在中央朝廷據理力爭過,也在人間煙火裏竹杖芒鞋走過。

達觀的背後是不得志,所以只能看開,放身於天地間,徹底放下。若是官風清明澄澈,又何來長恨,何需忘卻呢?

長恨的豈止,“營營”。不想“營營”,也還有“愁似海”。這就是人間世相本來,每個人都有他的苦衷,每個人也只能爲着他自己多些。

從古到今,子嗣延綿。可人與人之間,還是那樣,還是人磨人。《西遊記》中唐僧可用緊箍咒約束孫悟空,可唐僧善心大發,不辨黑白時,孫悟空卻約束不了唐僧。

正如這幾日工作上的事情,上頭要求下面工作要出彩,可下面真有積極行動時,上頭一個緊箍咒立馬就箍住了,下面動彈不得,進退兩難。而且估計還是妖精作祟,菩薩不明。

“營營”已經深入骨髓,何能忘卻?當有人無視或者挑戰他的權威時,自然是要給人點顏色,讓人長點記性的。

最讓人感到絕望的是,孩子們一天天長大,未來還是要踏入職場,還得繼續面臨這些無謂的爭鬥。

若是家纏萬貫,可以坐享其成,倒也罷了。但人總是沒有安全感的,即便已是人上人,也總要籌謀不已,希望福廕後代,真正從行動上放任“兒孫自有兒孫福”的,還是很少,多半也就是口頭上寬人心,釋人妒而已。

真要放下“營營”,忘卻“營營”,可能大概也只有蘇軾,陶淵明,袁枚之類大家吧。

不管是“一蓑煙雨任平生”,還是“不爲五斗米折腰”,或是“隨園食話”饗煙火,他們仍然作詩未怠,學問未止,生活未惰,只是確實放下了“營營”,看淡了名利。

官場如此,商場亦如此,更是要“營營”。

兩年前,以爲去朝九晚五就好了,把自己困在職場圈子裏,至少不用在江湖上見刀光劍影,聽口是心非。

可最終發現,身處最基層,更是受困於“營營”者。幹事的人,被爭權的人,提溜着轉。真是“長恨”至極。可人畢竟還是要入世的。

可能除了回農村,也許可以忘卻“營營”,但最終也是回不去的了。

即便不怕鄉間閒話,也還得支撐一家老小,最終還是不得不咬牙堅持,繼續被困在這個喧囂悶熱的城市裏。只能不時去鄉下走走,也是爲了給自己透透氣。

那些視頻中,所謂隱居,放了鏈接,都不是真隱。他們還是希望你去找,並給他們買單。這還是“營營”。身隱,心未隱,身在曹營心在漢。

何時能忘卻?如何去忘卻?該不該忘卻?能不能忘卻?我心裏一連串的疑問,同時也在想,到底自己該如何安頓好自己。

接納“營營”,是第一步。

人類伊始,必有爭鬥,必有計謀,必有追逐。自己不也經常有些“好行小慧”麼?自己不也是不能安於平凡嗎?所以,名利追逐,是人的本來。

不能忘卻,只能前行。

就像葉嘉瑩先生說的,“入世已拚愁似海,逃禪不借隱爲名。”

“你除非不活在世界上,入世,不說那些爲非作歹的,不說那些貪官跟奸商,就是一般的人生活在世界上,如果你想做一些事情,如果你真是想做一番對國家、對社會、對人類有意義的事情,只要做事,就不能不落埋怨,不落褒貶。

只要你做了,就會有人說,除非你不做。你做就要負起擔當喫苦的責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