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冰《塬上》分享會總結


昨天下午,參加了王劍冰老師的《塬上》新書分享會。

這是一場文學的盛宴。短短的兩個小時,精彩紛呈,意猶未盡。

所以,我做了簡單的總結,分享給大家。


01 寫自己擅長的

再厲害的作家也有自己的短板,要寫自己感興趣的,擅長的,適合的。

不必追求全能,我們寫作,就是要不斷地培養自己的優勢,成爲自己的標籤。

比如王劍冰老師選擇寫《塬上》,就是因爲覺得自己能夠把握,能夠駕馭。所以放棄了大別山,紅旗渠選題。三萬字的《塬上》,獲得了“丁玲文學獎”,也同時會重新定義新時代散文的創作。

對於我們的寫作,也是如此,寫自己內心深處有情感共鳴的東西,更容易打動讀者。


02 深入生活,挖掘素材

王劍冰老師在塬上生活了三年,每一天都在觀察,與塬上完全融爲一體。

體會那裏的風土人情,風俗風貌。把自己真真正正地沉澱下來,去感受。

打開自己的心流,靈感也在源源不斷地流淌出來,他整理出厚厚的筆記,從而寫出了《塬上》。

對於我們的寫作,亦是如此。所有的文學素材都是來源於生活,同時又高於生活。

素材,經過藝術加工,就可以成爲打動人心的文學作品。

03 敏銳的洞察力

有位老師分享的時候,提到她和王劍冰老師一起去塬上的時候,發現劍冰老師容易掉隊。

而這樣的掉隊,可以讓他偶爾脫離集體,脫離喧囂的人羣,適時的獨處,更能激發內心的敏感度,與洞察力。

同樣的一棵草,一朵花,一縷清風,一抔黃土,在他的筆下,都是有生命力的。甚至,一個瘸了前腿的小狗,他也會發自內心地生出悲憫之心。

這是一個文字對於衆生的慈悲,也是一個作家對生命由衷地敬畏。

正是這些細緻入微的觀察,才讓《塬上》有了飽滿的生命力。讀着讀着,便跟着他的文字,走進塬上的風土人情。

04 人品與作品的高度統一

有位認識劍冰老師多年的老師在分享的時候說到,劍冰老師的《塬上》,是人品與作品的高度統一。

讀劍冰老師的書,你會覺得他的文字很真實,情感很真摯。

聽他的分享,你會更加感受到他的平易近人與真誠樸素。

之前看到過一句話: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我想,大概就是如劍冰老師這樣吧。活得簡單而真實,樸素而豐盈。

唯有豐盈的內心,才能滋養出低調的、謙遜的、溫和的力量。

那是一個人歷經歲月而雕琢出來的風骨。根植於心,從不外露,但你只要走進,就能感染得到。如一抹清光,熠熠生輝。

一個人作品的高度,取決於他人品的高度。《塬上》,是散文的高地,也是人品的高峯。


05  感情要真實

唯有真實的情感,才能夠打動人心。

劍冰老師深入塬上生活,充分調動靈魂深處的感情,把自己的情感捆綁到塬上。

他徹底知曉了那裏的民風民俗,還有塬上人的所愛所恨。他深深地愛着這塊故土,還有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和生靈。

那絲絲縷縷飄蕩的黃沙,亦是他對塬上割捨不掉的念想。

真實的情感,悲憫的情懷,厚重的文化底蘊,是所有人讀完《塬上》共同的感受。

如一位老師所說:“《塬上》,是一部值得反覆閱讀的經典文學作品。”

我相信,好的文學作品,可以與時代同生共長,生生不息。


寫在最後:

很榮幸,也很慶幸能夠參加王劍冰老師新書分享會。來參加分享的好多都是一些資深的前輩作家老師。

有文學院教授,有文聯主席,有作協作家老師,有雜誌的主編老師。還有很多作家老師從各個地市趕來,參加這次別開生面的分享會。

聆聽劍冰老師的創作經驗與心得體會,聆聽各位前輩老師的分享與總結。作爲晚輩,我受益匪淺。

臨走之前,我與好友一同與老師合影。留下這難忘的瞬間。

活動結束以後,我依然難掩內心的欣喜與激動。所以寫下這段文字,一吐爲快,也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天涯路遠,期待再相逢。

作者:茶詩花,安靜的寫作者,文字裏的修行者。安般蘭若簽約作者,河南省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多篇文章被《人民日報》《洞見》《十點讀書》等千萬級大號轉載。開一間茶館,飲紅塵悲歡。執一支素筆,寫世間溫情。已出版美文集《在最深的紅塵裏相逢》,全網熱銷中。公衆號:茶詩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