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歲月 (九十九)

                               第十一章 單幹 (十二)

喫過飯陳清水召集鎮大院一班人召開會議,他在會上講:“我剛纔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重要消息,毛主席答應金日成的請求出兵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役,並且志願軍入朝第一仗就打了大勝仗,震驚了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這是特大喜訊,是值得我們及全國人民慶幸的,也是值得驕傲的。這一仗同時也證明了美帝國主義及其幫兇只不過是紙老虎,沒什麼可怕的,我們志願軍有能力與其周旋,並最終打敗他們。今天,抗美援朝戰爭已經打響,我估計中央很快會號召全國人民積極行動起來捐款捐物,支援朝鮮,支援志願軍前線作戰。原因是我們國家剛成立不到一年,目前沒有任何物質儲備,一窮二白,要堅持這場戰爭並對朝鮮及入朝志願軍進行支援必須向全國的老百姓發起號召,要他們積極捐款捐物。在此我告訴在座的各位,你們要做到心中有數,要提前做好思想準備積極發動羣衆募捐。我考慮這項工作也不難,我們的人民有着這方面優良傳統,之前我們國內的幾大戰役老百姓都是自覺行動積極捐獻物質的。這次也一樣,或許比以往更積極,畢竟今天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了,社會地位也發生了改變,自己有了土地,家裏也有了存糧。只要政府發一聲號召,全國人民必定慷慨解囊,踊躍捐贈的。”

“這是肯定的,我國人民有這個思想覺悟。我們認爲動員老百姓捐款捐物工作一定很好做,犯不了難。”人們說。

接着,會場上人們對抗美援朝一事發表着自己的看法,有人對這場戰役抱有必勝的信心,也有人表示擔心,他們認爲美國太過強大,又有着多國部隊幫場,而我們國家剛剛成立,積貧積弱,朝鮮又過於弱小,要打贏這場戰爭是有很大困難的。

周大有說:“擔心是正常現象,我覺得咱們國家領導人也不是不擔心。不過我相信,只要毛主席做出決定,他一定有必勝的把握,不然他老人家是不會冒險的。”

“也是,毛主席是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的,他用兵如神,這次出兵朝鮮也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肯定成竹在胸。以我個人的愚見,我覺得志願軍打仗不是問題,後勤保障應該是大事,我們國家目前還很貧窮,志願軍的喫喝穿用哪裏來?唯一的途徑就是動員全國的老百姓積極捐獻,以最大努力支援前線作戰。”陳清水說。

是的,陳清水說的沒錯,就在解放軍入朝作戰的消息公開沒多久中央就發出了號召,動員全國人民爲抗美援朝捐款捐物。

陳清水作爲一鎮之長,又出身革命家庭帶頭捐款,他拿出了自己的兩個月的工資,後來又回到家裏勸說母親拿出自家收穫的兩口袋大豆一併捐給了政府。

李昌雲說:“兒子,你做得對,作爲我們的家庭必須帶頭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寧願自己喫點苦受點罪也要盡最大努力多捐獻財物支援前線將士作戰。”

陳清水說:“媽,只要我們帶起頭來,其他人家也會積極響應,咱們老百姓都是明理之人,他們知道今天的好日子來之不易,必須好好維護。美國入侵朝鮮目的就是威脅年輕的中國,就是想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抗美援朝,說是援朝,其實就是保家衛國,老百姓都會積極捐款捐物的。”

“說的也是。對,就是這個理兒。”李昌雲說。

“媽,家裏的事就是這樣,再有什麼新情況你老看着處理,我走了,我那邊的事務多得很,不能在家多耽擱。”

陳清水說完便很快返回濱湖鎮。

李昌雲和兒媳董曉麗在陳清水走後便積極組織鄉鄰日夜不停地趕製鞋襪,經過十幾天的努力便做好了近百雙布鞋和襪子,爲支援抗美援朝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就這樣各村各屯的老百姓在軍屬及黨團員的帶領下紛紛捐錢、捐糧、捐布匹,很快全國人民掀起了捐贈的高潮,各類物質便源源不斷地運往朝鮮,運到作戰前線,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戰爭,爲志願軍最終打敗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

(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