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論語的第四天打卡

今天是我學習論語的第四天,分享三個很喜歡也很受用的論語。

一、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爲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意思:孔子的學生宰我問孔子:“你整天教我們學仁者,要仁愛關心他人,這樣的人在社會上不是很喫虧,容易上當受騙。”

“如果有人說井裏有個人,仁者是不是也要跳進去救人?”

孔子懟他:“有人掉井裏,你過去先看看再想辦法營救。幹嘛非得要自己跳下去呢?”

“我教你們當仁者,並不是讓你們當傻子,別人可以欺負仁者,但那是他的事情,仁者不當傻子就好了”

“有自己的判斷力,明辨是非,就不會輕易被迷惑。”

感悟:宰我這種心理在現實生活中很普遍,自己不接受改變,動不動就認爲別人教的東西是騙人的,是割韭菜的、是在洗腦。

而事實上,能做到仁者的人有自己的一套做人標準,道德底線,不容易起貪念,是不會輕易被騙的。反之容易上當受騙的人往往是道德標準較低的人,起了貪念纔會被割韭菜。


二、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費畔矣夫。”

意思:前人說的不一定百分百就是對的,我們要有批判性思維,敢於挑戰他們說的話。

感悟:所有的話都是人說的,人無完人,境界再高的人,也有疏忽的地方;就如孔子,他說話,即使在他那個時代合適,放在現代也會有偏頗的地方。

有句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三、子曰:“中庸子爲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意思:中庸之道已經是最高的德行了,但是百姓已經很久沒有見過真正的中庸之道。

要做到中庸真的和不容易,重要的是度的把握,恰如其分的分寸。

勇敢、自信、好學、慷慨、關愛、信任都是中庸的表現,可是能做到拿捏得剛剛好的又少之又少。

勇敢過頭是暴力,另一端則是懦弱;有多少人能做到真正的自信,更多的是要麼自卑,要麼自大。

感悟:瞬間對自己的現狀釋然很多,因爲要做到自信、勇敢、好學、慷慨並非容易之事,不再爲自己時而自卑時而自大的表現感到困惑與不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