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個好的語文老師有多重要?

擁有一個好的語文老師有多重要?

這個問題有別我以往的天馬行空,而是隨着對這門學問越發敬畏,到了某個臨界點,不得不,必須要提出來並解讀的問題。

這個問題客觀而深邃,並不因爲我自己是從事語文的工作而刻意拔高語文的地位。

曾一度,不算短小的一段時間裏,我對語文的定位低於物理和生物。可我在這個社會行走時,突然意識到某一些人性中正在缺失的東西無法用人類當前的生物科技彌補時,我恍然大悟,與浩瀚混沌的宇宙相較,這個國度同這個年輕的僅幾千年的文明,正在流失人文血液裏頭的一點營養物質——“道”!

我無意貶低我的同行,但我剛直的心有權哀哉嘶鳴。

我坐在大廳中途休息,偶聽了一個語文老師授課。一個長相很漂亮的女老師,學生是一個高個子男生,歡聲笑語,很融洽的氣氛,男生被逗得發出“咯咯咯”的笑聲。

他們在聊盛唐“一哥”李白,學生突然拋出一個問題,“老師,李白是死於‘安史之亂’前還是後?’”

女老師“啊”的一聲錯愕,顯然是被學生突如其來的問題問懵了。咿咿呀呀的調子,我明顯感受到老師的不自信。

學生自問自答,“應該是‘安史之亂’後吧”

老師腦袋左右搖晃了一下,“嗯,是!”

學生突然又改變了自己是想法,“貌似好像是之前……”

老師又情不自禁地“嗯”了一聲。

隨即老師立馬岔開這個話題,聊起了杜甫是李白的“小迷弟”,其中她說道:李白是高富帥,娶了三個妻子,其中一個是宰相最鍾愛人女兒,李白在吟詠“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時候,杜甫還在悲嘆“莫笑農家臘酒渾”……

接下來,錯愕的是我了!

當我還沒有去考證該老師所言李白的私生活是否確有其事,但那句“莫笑農家臘酒渾”的原創作者陸游恐怕早已哭暈在廁所……

且“莫笑農家臘酒渾”這句詩的本意是在讚美鄉野生活的美好,百姓人民的質樸,如何可以作爲“悲嘆”“貧苦”的佐證?

耐着性質聽了一會兒,緊接着又講到了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其中“雕欄玉砌qì應猶在”,老師張口就讀“雕欄玉砌chè應猶在”,顯然她把“砌”認作“徹”的讀音。

……

中華漢字博大精深,漢字的個數並沒有準確的數字,根據不完全統計漢字大約有十萬個左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漢字有2500個,次常用的漢字有1000個。

沒有哪個人可以信誓旦旦說自己認識全部的 漢字,因此不認識字情有可原。但不能原諒的是,一節課僅僅兩個小時,面對的是有如一張白紙的學生,自己上課的內容不在課前加以查證,以至於錯誤百出。但是學生“先入爲主”的觀念是很強大的,後面可能一生都難以糾正過來一些觀念和基礎類型的東西。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恐懼。

我曾說,我身邊坐不得歷史老師上課。因爲我從小到大,無論是學生時代還是我的教育時代,我從未見過一個擁有正確史觀的歷史老師。

言“毛澤東思想”是溜鬚拍馬;評“朝鮮戰爭”是無用之戰……什麼時候莊嚴神聖的課堂是某些個人和羣體在發泄內心陰暗情緒的“遊樂場”了?

一個個口無遮攔,肆無忌憚,心中無尺,口自無齒,以主觀臆斷而混淆是非,以拜金物慾傷渾渾度日,錢是讓這羣人掙到了,可看看我們如今的學生們?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在這樣糖衣炮彈的浸淫下,只喜歡所謂的“輕鬆”,不喜歡“承擔”。只喜歡選擇性唯上唯師,沒有分析問題,求證事實的能力。

或許在準確一點:是不想有發現問題,求證問題的能力!

當孩子們面對嚴格的教育,沒有提現優越感的教育時,那種畏難情緒會一路飆升到極致,從學習串到將來和人生,已經失去客觀的信仰,總在抱怨未來路上的荊棘,一想到這些血淚的教訓,我覺得是我,是我們深愛的“語文”失效了!

一名語文老師,就應該做到“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一名語文老師就應該不斷學習,做到經史貫通。

俞敏洪曾經批評學校老師,說這些老師一年不讀一本書,根本無法滿足現代孩子對於多元化世界的知識需求。

這句話雖然不受用,但我記下了,除了自身興趣所致,更有社會的鞭策和批判,使閱讀一直貫穿着我的生命。

如果你想爲你的孩子找一個解決問題的機器,那麼買一本教輔資料,就着答案,循環往復練習,肌肉記憶,技巧方面也能促使有所進步,毋庸置疑;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僅僅是提高一下所謂的文化素養,裝點門面,那麼多聽聽馬三立、侯寶林、郭德綱。相聲演員的肚子遠比語文老師“博雜”。

假如你要的是你的孩子外柔內剛,中正平和,自立自強,學識淵博,正直善良,那麼請一定重視語文,重視那個教你孩子語文的老師。

語文不是歷史的前沿,但語文一定是歷史的後盾,語文學不好的孩子永遠領會不了人生真正的價值和歡樂,也無法去感受他人的喜怒和悲歡。

語文,語文老師,學習語文的孩子們,我們一起承受那份文化與信仰應有的力量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